文章插图
探访三千年前古墓群——解读尘封的骆越文化“密码”据中国社会科学在线:骆越是百越族群中活跃在岭南的一支古老部族,主要活动于左右江流域、邕江—郁江流域、越南北部红河流域 。古代的百越族群分布广泛、支系繁多,随着历史更迭 , 其中的西瓯和骆越发展成为今日的壮侗语族各民族 。“岭南有自己的青铜文化,有自己的‘夏商周’”,已故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在《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中曾如是言讲 。壮族先民骆越人在先秦时代是否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发展轨迹?在绵延千年的时光中,骆越人留下的稻作文化、铜鼓文化、花山岩画的印记尚可供后人追寻 。本期“探秘消失古国”系列独家报道走进广西 , 采访人员辗转于隆安县、武鸣县、宁明县、龙州县等多地考察骆越文化遗存,直击考古试掘的第一现?。叻檬辔谎д?,力图拨开骆越文化的重重迷雾 。由于史籍中有关记载十分有限 , 加之年代太过久远,造成骆越研究难度极大 。学界众说纷?。?对骆越研究达成的共识很少 。武鸣县马头镇的元龙坡、安等秧古墓群系骆越遗址 , 就是其中为数不多的一项共识 。因此,这次独家报道路线,采访人员选择将武鸣马头古墓群遗址作为探寻原点 , 层层梳理古骆越若隐若现的脉络 。缘起:千年古墓群再现人间武鸣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是自治区首府南宁市辖县 。1985年3月的一天,武鸣县马头镇一位农民在元龙坡山顶挖到一个铜盘 。农民虽不知铜盘来历,但隐约觉得是个“宝物” 。他把铜盘带给当地的一名中学老师鉴别,教师认为可能是文物,便上报给有关文物部门 。后来曾任南宁市博物馆馆长、当时只有20多岁的黄云忠陪同两位老专家赶到元龙坡实地调查 。只见元龙坡光秃秃的红土一片,看不出任何有古墓封土堆的迹象 。再加上在南宁周边从来没有发现过大规模古墓群,两位老专家认为,铜盘可能是出于窖藏而非古墓 。于是,一行人无功而返 。但黄云忠心里不踏实,觉得有必要进行深入调查,于是他二访马头镇 , 找当地的农民再次核实情况 。当地农民告诉他 , 在元龙坡还挖到过青铜矛、剑等,而且每经雨水冲刷后,在一些“高出来”的坚硬土块里经常能挖到东西 。黄云忠根据农民介绍的“寻宝经验”,试着清理了一块看起来被夯实过的土块,果然挖出了一些陶片、青铜器 。黄云忠赶紧回去汇报了情况 , 又一批专家到元龙坡进行调查 , 确证了这里确有古墓群 。经过近半年的发掘工作,尘封于红土之中的数百座先秦古墓再现人间 。1988年发表的“发掘简报”认为,元龙坡墓群的年代,上限为西周、下限为春秋时期 。后来,年代上限又修正为商代晚期 。而更加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元龙坡西南约300米的安等秧山也发现了战国古墓群!从商晚期至战国时期,居住在马头一带的是什么人呢?已故壮学学者覃圣敏在文章《西瓯骆越新考》中做出了解释:按照前人的说法和清代《武缘县图经》,今武鸣河是由东江(今香江)和西江(今两江河)汇合而成 , 西南流入右江 , 古称“骆越水”;武鸣县城东北的“陆斡”镇,当地人的读音与“骆越”的古音非常接近,应是“骆越”的另一种译写 。覃圣敏认为,包括马头一带的环大明山地区为古骆越分布区 。现?。河曛兄刈呖脊怕吩诨圃浦业拇煜? ,采访人员从南宁市区出发途经大明山前往武鸣马头 。在淅淅沥沥的小雨中,我们到达了距离马头镇半公里的元龙坡,踩着泥泞的红土小路上山 。绿树成荫、杂草丛生,今日元龙坡的生态环境与黄云忠记忆里的印象已无法重叠 。由于对当年挖掘的墓坑进行了回填,已经看不出墓葬群的模样 。要不是山腰竖了一块“武鸣县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人们也许很难把这座看起来毫无特色的小山丘与骆越文化遗存联系起来 。黄云忠介绍,当时共清理了350座古墓,现在还存有一些当时未能辨认的墓 。他指着采访人员脚下一块土质紧实程度明显高于周边的土块说,下面可能就有一座古墓 。不过,未曾清理的古墓应该也不多 。“因为当时元龙坡水土流失很严重,对这里的墓群是抢救性发掘,基本上把能辨认的古墓都清理了一遍 。”不一会儿,我们就到了山顶 。元龙坡以顶部为中心,向西、南、东延伸,形成T字丘岗 。黄云忠边走边向采访人员比画,墓葬在山顶最为集中 , 3个侧翼也属密集区 。墓与墓之间间隔只有1米多 , 排列极有规律 。墓葬多为长方形的竖穴土坑墓 , 个别为舟形和方形;长多为2米至2.4米 , 宽0.6米至0.8米,深1米左右 。“可以说,元龙坡墓葬群是岭南地区发现规模最大、发现遗物最丰富的商周时期墓葬群 。”黄云忠介绍,出土器物有1000多件,其中绝大多数是青铜兵器 , 还有一批铸造青铜器的石范 。后来采访人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看到了其中一件石范 。石范由红砂岩制成,正面扁平,刻凿出圆形器或镞的模型,留有椭圆形浇铸口 。“这里就是出土了铜卣的大墓 。”黄云忠指着一处如今已满是杂草的地方说,“这座墓穴长4米、宽0.6米、深1.64米,比一般的墓穴要大得多 。此外,东西端有生土二层台,随葬器物有5件,有铜卣、铜矛、铜钺、陶罐、陶钵 。”元龙坡考察结束后,我们来到了不远处的安等秧山 。元龙坡与安等秧两个土坡之间有个矮山口,形如马鞍 。安等秧是壮语的音译,可释为竖立宝剑的马鞍形山口 。因山头遍种速生桉树,安等秧曾为战国古墓群的证据也只能从山口的石碑中寻得一二 。据石碑的“安等秧古墓群遗址简介”记载:共发掘清理了86座墓 , 其中21座无随葬品 。出土文物205件,采集11件,青铜器有剑、刮刀、斧、镞等,陶器均为夹砂陶,有罐、钵、盒、碗等,玉器有管、环、镯等,石器有凿、玦等 。“遗憾的是,因为广西红土酸性大、腐蚀性强,墓群已没有人骨遗存 。”黄云忠说 。
- 伊朗发现5500年前“数据存储设备”
- 3D验5500年前木乃伊 背部现刀伤或为谋杀案
- 2.4亿年前花粉粒化石揭示早期恐龙有可能驻足闻花香
- 探访三千年前骆越文化“密码”
- 1万年前浙江人已吃上稻谷?
- 英格兰发现3600年前古墓大厅
- 研究发现人类在180万年前就使用牙签
- 青铜时代的土耳其西部聚落发现4000年前人脑
- 叙利亚发现1700年前毒气战证据
- 爱尔兰发现4000年前神秘“沼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