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艺术先锋」如何理解黄宾虹的山水画——方辉对张志民的访谈( 二 )


张志民:作为我们画家来说 , 这两位大师的东西都要学 , 一生当中应该有两种状态 , 一种就是不断研究“法” , 一种就是自由的实验 , 不断地找寻自我与大自然对话的情感 , 这两种状态要交叉进行才好 , 这才能最终达到石涛说的“无法之法乃为至法”的境界 。
但我们今天的理论家拿着现代的一些思维和方法来进行随意比较是不对的 , 因为对文化来说 , 各有各的好 , 西方艺术有西方艺术的好 , 中国艺术有中国艺术的好 , 评价体系和标准不一样 , 都是不可替代的 。 俗话说“文没有第一 , 武没有第二”嘛!陆俨少先生的好和黄宾虹的好不一样 , 因为各自对艺术的理解和追求不一样 。 如果随意地进行比较往往容易扭曲中国文化自身的一些特点 。 所有的艺术观念都源自不同的文化观念 , 应该保留各自文化的差异 , 我们今天往往弄混了这些差异 , 这就是一个大问题 , 有些人还喜欢把李苦禅和潘天寿作比较 , 拿毕加索和齐白石比较以分高下 , 这都是外行 。
方辉:我们受到世俗的一些影响 , 往往忽略文化的要素更多地喜欢在现象和风格上争论高下 , 会导致我们当下美术理论评价体系的混乱 , 所以大众也就会缺乏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 。
艺术|「艺术先锋」如何理解黄宾虹的山水画——方辉对张志民的访谈
文章图片
张志民作品
张志民:陆老平时的穿戴很讲究 , 上海人太聪明了 , 出门要么衬衣、要么打领带 。 黄宾虹虽然也是南方人 , 但他了解北方的文化 , 在北京生活了很久 , 他画画面貌多 , 状态多 , 有时就像巴尔扎克裹着睡衣在院子里来回走思考自己的文学 , 他的画室也很凌乱 , 但画面却很有秩序有法度 。 我们山东人喜欢鬼谷子、老庄、墨家 , 还有《水浒传》里行侠仗义的一些英雄人物 , 喝酒吃肉 , 朴实洒脱 , 就不是陆老的性格 。 陆老画画经常坐着 , 用狼毫或兼毫小毛笔蘸水后轻试几下再蘸点墨 , 卧笔中锋开始勾勒 , 有提按顿挫 , 极讲究一根线里的浓淡变化 , 墨干了就势皴几下 , 或者有时就像画素描调子似的随意擦几下 , 擦了之后又突然转笔勾勒 , 笔上的墨就又有了 , 变成了渴笔的勾勒 。 陆老是行楷的笔法作画 , 有时勾勒一片很有秩序 , 绝不马虎敷衍 , 泼墨点染也是笔笔有法 , 沉着痛快 。 如果突然出现一块意外的黑 , 他就会感觉不对劲 。 黄宾虹的画里就复杂 , 他是有意地把画面搞糊涂 , 隶篆行草什么笔法都夹杂在里面 , 如果不小心突然出现一块黑墨 , 他也有办法 , 或者用水化开 , 或者用笔点开 , 方法比较随意 。
方辉:您以前讲过北方的画家更重视画面的整体感 , 对特别细微的变化不太重视 。
张志民:是的 , 这就是南北风格的差异 , 北方线条里的笔墨变化少一些 , 但整体感更好 , 注重大的气势 。 但我有时看陆老下笔的从容沉着和谨慎不完全是“惜墨如金”的概念 , 而是与下围棋一样 , 是在布棋子 , 做通盘的考虑 , 笔笔生发 , 尤其是点点子 , 笔越点越干 , 点苍了、点辣了没墨了还继续点 , 墨没了 , 还就势在别的地方再擦一下、破一下 , 这些法我们大家都不怎么注意 。 陆老下笔很像打仗、下棋 , 他先找边角 , 再想怎么进攻去吃掉对方 , 战士打仗不能连成线 , 得断开 , 不能让对方吃掉 。 我记得以前社会上曾有人批评天津刘继卣的画 , 评价中国画坛几大俗的画家其中就有他 。 刘继卣在一次北京讲座上 , 有人故意问他 , 画画如何构图?这是个重要的学术问题 , 目的也是挑刺 , 不太好讲 , 结果刘继卣就一句话“占住一个角” , 就不再说了 。 这个话一语双关 , 懂得都知道是无论山水还是花鸟构图的秘诀就是占领边角以求突破 , 他另一个意思就是无论哪种风格都有自己的地位和位置 , 是不容否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