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图为张向东正在雕刻皮影 。贾一凡 摄
中新网秦皇岛4月18日电 (肖光明 李洋)一口述说千古事 , 双手舞动百万兵 。 幕布背后 , 每一场皮影戏演出结束 , 张向东虽累却十分满足 , 因为皮影戏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让观众看得津津有味 。
75岁的张向东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皮影戏(昌黎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 , 与皮影相伴走过了62年 。 如今 , 张向东虽已年过七旬 , 但仍精神矍铄 , 操练起影人儿来 , 嗓音圆润高亢 , 吐字清晰 , 一招一式派头十足 。
本文图片
图为张向东整理演出道具 。贾一凡 摄
皮影戏 , 也叫“皮影”“灯影戏”“土影戏” 。 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版雕刻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 。 剧目、唱腔多同地方戏曲相互影响 , 由艺人一边操纵一边演唱 , 并配以音乐 。 中国皮影是世界上最早利用“光影”原理创造的一种融合绘画、雕刻、文学、戏剧、表演于一体的古老民间艺术 。 2011年 , 中国皮影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据张向东讲述 , 他父亲曾是唐山市皮影剧团有名的皮影艺人 , 活灵活现的皮影人、精彩纷呈的故事情节 , 耳濡目染之下 , 他对皮影戏产生了浓厚感情 。 1960年 , 13岁的他如愿考入唐山市皮影剧团 , 开始正式学艺 。 学艺虽苦 , 但他劲头十足 , 一方幕布 , 几张皮影 , 锣鼓敲响 , 唱腔嘹亮 , 一出好戏登台上演 , 台下一阵喝彩 。 为了让影人儿更加灵动传神 , 张向东尝试自己雕刻皮影人 , 每一处细节都精雕细琢 , 使之能更好地运用在舞台上 。
本文图片
图为张向东示范皮影表演 。贾一凡 摄
对于皮影 , 张向东十分痴迷 。 多年来他珍藏的皮影作品达到6000余件 , 亭台楼阁、花鸟鱼虫、车船马轿等一应俱全 。 为了存放这些“宝贝” , 还专门置办了皮影戏箱 。 他整理了1000余本皮影影卷 , 时常会翻看这些影卷 , 尝试将更多影卷变成活灵活现的皮影故事 。
提及皮影 , 张向东的老伴齐建敏说 , “这么多年他大部分工资都用来购置皮影装备 。 一有时间 , 不是伏在案头雕刻皮影 , 就是拿着影人反复琢磨动作、拿捏唱腔 , 爱皮影都着了魔一样 。 ”
张向东在2001年成立了昌黎县向东皮影剧团 。 他在保持皮影戏传统风貌的基础上 , 对部分皮影影卷进行创新和改编 , 增添了很多新鲜元素 , 使之不仅“原汁原味” , 还紧跟时代 。 有时为了一句唱腔 , 一个动作 , 他会反复斟酌上百遍 。 他常说 , 虽然很多观众是外行 , 但艺术绝不能凑合 , 每一场戏都要认真对待 , “即使台下只剩下一个人 , 也要一板一眼把皮影戏演完 , 一定要让大家听到最地道的皮影戏 。 ”
将皮影戏带上更大舞台是张向东的梦想 , 如今他的梦想已化为现实 。 他多次带领团队到全国各地演出 , 受邀参加了2005中国唐山国际皮影艺术展演、首届中国南充国际木偶艺术周等多次演出 , 并斩获多项大奖 。 张向东还曾受邀到瑞士苏黎世演出 , 并根据当地历史和神话传说“量身定做”皮影戏《小熊与银针》 , 深受当地观众欢迎 。
本文图片
- 观众|孝义皮影戏
- 李长久|河北手工匠人传承古建文化 上万零件复原故宫角楼模型
- 影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腾冲皮影戏
- 文物|河北衡水市博物馆再添41件文物 可窥见商周至汉青铜器传承变化
- 滦州|河北“喇叭大王”:67年用唢呐吹奏传承之音
- 任天堂|河北普通高中单招考试考什么?
- |河北宣化:创新非遗烙画技艺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 河北|助理因为表达能力差被辞退,没有人会为你的不专业买单
- 传承|河北宣化:创新非遗烙画技艺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 梨园|教戏十载初心不改 河北青县“非遗”少年梨园争春话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