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曾是戚继光外孙的军师!他两度举兵反清,最终归隐西山( 二 )


董樵先是从莱阳东迁至宁海州(今烟台市牟平区)的松椒 , 其后 , 迁至东海荣成成山 , 最后长期隐居于荣成伟德山山脉之西山 。
此时正值深秋 , 无奈一再选择流寓隐居之地的董樵董先生 , 心情就像那漫天雾霾一样 , 灰暗而沉郁 , 可谓悲伤涂地 。 他满怀倦游思归的乡愁和与旧友“逢迎”的恋世情结 , 闷闷不乐地写道:“衰老思前事 , 豪华变世情 。 ”在感叹世事突变的无可奈何中 , 透着一股独饮闷酒的苦涩滋味 。
淡泊名利的董樵隐居西山 , 慢慢缓解着自己心系故朝的悠悠情怀与杂乱心绪 。 西山山深林密 , 草木繁茂 , 松、柞、桑、槐和山柿、板栗以及迎春、杜鹃并那山间飞瀑流泉、奇峰怪石……许许多多自然之景 , 让他流连忘返 。 他浸润佳山沉吟胜水 , 静心耕种 , 闲暇赋诗作词 , 表面看是一派隐居生活的悠然自得 。
戚继光|曾是戚继光外孙的军师!他两度举兵反清,最终归隐西山
本文图片

◎来源:《故事中的威海》
然而 , 这位隐者诗人 , 看似一心隐居无旁骛 , 钟情山水作诗文 , 可他事实上他并未做到完全“出世”一心隐居 。 他个人政治抱负的无法施展和深深的家国情怀 , 让其自始至终铭心镂骨念兹在兹 。 这在他许多山水诗中都有着或是直抒胸臆或是含蓄委婉的表现:
《闲步》:“日向沧洲曵短筇 , 年华随处任从容 。 寻常粗粝留待客 , 斟酌桑麻问老农 。 雪霁阶除争鸟雀 , 月明江海卧鱼龙 。 喜看修竹清如许 , 莫待三春花事浓 。 ”
《海滨》:“地穷山也亦尽 , 天远白云平 。 蜃市移长岛 , 狼烽隐戍城 。 水禽晴更唤 , 海日晚偏明 。 愠岂南风解?劳劳意自酲 。 ”
诗题虽然是“闲步” , 诗中虽放言“年华随处任从容” , 但国家被他人主宰给他带来的那种痛恨与愁绪 , 又岂是“南风”能解的?既然无解 , 也只能“劳劳意自酲”了 。 然而 , 诗人又不甘于长期醉酒不醒 , 他把自己比喻成“月明江海卧鱼龙”和清虚“修竹” , 说自己就像海上的太阳一样 , 越到傍晚越是明亮(“海日晚偏明”) , 其志自明 。
戚继光|曾是戚继光外孙的军师!他两度举兵反清,最终归隐西山
本文图片

◎来源:荣成文旅
董樵的家国情怀、真隐士精神以及出类拔萃的诗文辞赋 , 很受时人推崇 。 清初书法家余思复曾对董樵题励志之语:莫安草昧作流寓 , 好整规模起大宗 。 挥毫写成楹联 , 以此标明董樵不甘心苟安居 , 而在时刻待机举事 , 匡复大明故国的远大志向;顺治十四年(1657) , 画家西湖戴苍 , 亲手为董樵绘写《野樵图》 。
董樵隐居西山后 , 许多社会名流贤达积极接近他 , 并以此为荣 。 其时著名的文人赵士喆携子、名士李一壶携家小 , 自愿来到荣成西山 , 与董樵一起躬耕、著述 , 朝夕相伴 。 名士宋琏 , 慕名迁隐西山与董樵结为至交 。 莱阳明诸生曲庶 , 亦放弃儒服 , 和董樵一起隐居 。
董樵一边与这些朋友植树弄花吟诗作文 , 一边广交天下其他文朋诗友 , 与之明志唱酬 。 其中有曾被称为“南国诸贤”之一的宋继澄 , 现实主义诗人徐夜 , “宣城派”诗人沈泌 , 《江南通志》总纂何洯 , 史学家、文学家吴肃公 , 天文学家、数学家梅文鼎及苏州虎丘灵岩寺弘储禅师等人 。
朋友到来并与之唱酬、勉励 , 给董樵的心灵带来极大的慰藉与温暖 。
清代 , 与浙西词派的创始人朱彝尊同为诗坛领袖、合称“南朱北王”的山东桓台县诗人王士祯 , 在任成山卫教授时 , 认识了董樵 , 遂结为朋友 。 王士祯对董樵淡泊名利、不求闻达的为人和心向故国的亮节高风极为赞赏 , 称董樵为“东海高士” , 并写诗寄语董樵:“闻卜昆嵛宅 , 栖迟岁几更 。 人烟分蜃影 , 海峤出秋晴 。 岛屋闲垂钓 , 山田晚罢耕 。 多君离乱日 , 白社独逃名 。 ”董樵答曰:“一别惊迟暮 , 衰颜白发更 。 君怀自慷慨 , 世态久阴晴 。 沧海看鲲化 , 白云驱鹿耕 。 为羞淹市井 , 留得老农名 。 ”董樵应答得很是谦虚——“为羞淹市井 , 留得老农名” , 但并不甘心隐忍 , 表达了他“沧海看鲲化”的远大志向与抱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