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大学教授陈庆妃对话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刘大先:民族文学、族裔文学与文明互鉴
【《中国新闻》报特约作者陈庆妃报道】刘大先老师最近赢得一个雅号“飞鸟型学者” , 这让人很自然联想到泰戈尔的诗句——“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 , 但我已经飞过” 。 对于大先老师来说 , 学术研究的学科边界看似有形 , 其实也是无形的 , “跨”学科研究 , 无论是作为问题或方法 , 都应视为是一种常态 。 借重“作为中国研究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可否为华侨华人文学研究提供新的视野和方法是本次访谈的核心 。
文章图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大先 。 (《中国新闻》报发/受访者供图)
陈庆妃:您强调“远道”的践行 , “千灯互照”的观看 , 以及“文学共和”的包容 , 三者之间形成一个跨学科学者成长的基本逻辑链条:至远而致宽 。 从多民族文学的侨易视角 , 您是如何从参差变化中理解文化/文明的多样性 , 以及文明互渗、互鉴的关系?
刘大先:文化和文明是两个概念 。 我们常常说要像保护生物多样性一样保护文化多样性 , 因为那些多元性质是文化生态平衡的保障 , 因而“存异”的特质会被强调 。 “文明”则往往与“蒙昧”“野蛮”相对而言 , 往往与特定的价值观念相挂钩 , 近现代殖民主义时代强势文明会生发出“文明等级论”的话语 , 推崇自身文明而贬低他者文明 。
“文明”有种通过交往而“求同”的诉求 , 这也是“互渗互鉴”的基础 。 在这个基础上 , 对多民族文学就可以做出更清晰的定位与认知——是中华文明内部的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呈现形态 , 其中包含了农耕文化、游牧文化、渔猎文化、海洋文化多种因素 , 正因为它们之间彼此交流融合才形成了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而始终未曾断裂的连续性 。 同时 , 它们也不断吸收外来文明和新兴工业文明乃至电子文明的成果 , 保持了生生不息的活力 。
认知中国多民族文学要有行远道的宽阔视野 , 一方面不能局限于汉文文本 , 另一方面也不能局限于中国内部 , 而要在区域性乃至全球性的格局中对其进行观照 。 千灯互照、万象共天就是要像费孝通先生提出的那样“美人之美” , 对自我与他者文化都有平等视之、共同发展的心胸 , 最终的目标落脚于人类整体性文明的福祉——“人类命运共同体”、“天下大同” 。
文章图片
华侨大学文学院教授陈庆妃 。 (《中国新闻》报发/受访者供图)
陈庆妃:您因为“晚熟”而非主动地进入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 一个看似冷门边缘的学术领域 , 现在却毫无疑问已经居于当代文学批评的中心场域 。 在边缘与中心之间 , 您是如何思考少数民族文学批评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关系的 , 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在当代文学批评当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 , 如果类比于欧美尤其是美国的少数族裔文学 , 是否具有可比性?
刘大先:我一般不太愿意用“中心”和“边缘”这样的二元固化结构来讨论某种场域 。 一方面 , 所谓的“中心”其实是多点的、游弋的 , 这一点反观20世纪中国历史文化中心的不断变化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 欧洲文艺中心也有从巴黎到纽约的转移;另一方面 , 任何一个场域中的人都是以自我为原点去观察思考事物 , 如果一个云南临沧的作家不是从本地入手而以斯德哥尔摩为旨归进行创作 , 会让人觉得有种缺乏坚实根基的虚妄 。
- 书法|论姚俊甫禅意书法“清净大爱”精神对心灵观照之浅见
- 来袭|第三届“全民阅读 与知同行”阅读挑战赛来袭,开启知识仓储,挑战最强大脑!
- 酒吧|“我爸是李刚”的李启铭,出狱后找工作连吃闭门羹,沦为装修工人
- 南浔|应届毕业生“喜从天降”,有望享受“学费补偿”,不过挑战也不小
- 三国群英传国战版|打工人为何要逐渐“躺平”?招聘套路下,人事和劳务中介里应外合
- |安藤忠雄设计最新儿童图书馆“遭儿童吐槽”,这波是大师“翻了童车”!
- 手工|广西手工制匾爱好者:朴实木板“划刻”出厚重历史
- 河流|鲁敏长篇新作《金色河流》:致敬激流勇进的当代“人世间”
- 历史|广西手工制匾爱好者:朴实木板“划刻”出厚重历史
- 过程|戴焕、周婉京共话“川端康成的美与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