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结婚年龄 古代女子结婚年龄

 
古代结婚年龄
西周礼制规定,男子二十岁“冠而列丈夫”(将头发全部挽至头顶结为发髻 , 戴上保护发髻的小帽子“冠”),表示成年 。女子则十五岁为“及笄”(也是将头发梳理为垂于脑后的发髻),是为成年(《春秋谷梁传·文公十二年》 。男女未达到成年年龄不得成婚 。  
 《周礼》记载: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 。女子因故晚嫁的 , 最多不超过二十三岁 。有的史籍说女子十五而嫁 。说法不一 。但是 , 后来的结婚年龄显然是大大提前了 。《韩非子》:男子二十而室 , 女子十五而嫁 。据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记载,汉代结婚年龄是男子十五六岁,女子十三四岁 , 其后的情况也基本如此 。历代法律也大都是提倡早婚的 。
古代女子结婚年龄
 历朝政府关于婚龄的法规,有两类:一是常规的,确定法定婚龄 , 规定男女到多少岁才可结婚;一是临时的,视当时社会情况而定 , 这种法规就一朝而言偶见,但纵观古代史可以发现它们的共性:为解决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而制定 。
春秋时越王勾践宣布;“女子十七岁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 。”(《国语·越语上》)把男20岁、女17岁定为最迟结婚年龄 。
汉惠帝时,谁家要有女儿15岁以上至30岁还没有嫁人,罚款600钱 。
西晋的晋武帝在泰始九年下令:“女年十七,父母不嫁者,使长吏配之 。”(《晋书·武帝纪》)女儿到了17岁父母还不把她嫁出去,政府就要强行把她配人 。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下诏:男20岁,女15岁以上无夫家者 , 州县以礼聘娶 。
越王勾践的法令出现在春秋五霸争雄、吴越战争以越国惨败而结束的时候 。汉惠帝、晋武帝、唐太宗则在大规模的长期战争之后,即都是长期战争或刚刚结束的时候,战祸使很多人死亡 , 造成人口锐减 。
早婚不利于身心健康,也不利于生育,同时还代表着重大社会问题的出现 。因此,“大爷法”还是不要出现为好 。
【古代结婚年龄 古代女子结婚年龄】中国古代法定结婚年龄,明朝男16岁,女14岁我国古代其实是一个 “早婚国家”,按照《礼记》所规定的男女成年标准来理解,古代嫁娶年龄一般是男20岁、女15岁 。但各朝代略有不同,比如唐代 , 男15岁、女13岁以上;明代,男16岁、女14岁以上 。据《梁书·张缅传》和《周书·城冀传》记载,梁高祖的四女儿富阳公主和北周高祖女儿平原公主都是在11岁就出嫁了;汉昭帝8岁继位,娶了刚满6岁的上官安女为皇后 。
媒人牵线 派对相亲
在古代,男女结婚大多是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说文》称,“媒,谋也 , 谋合二姓者也 。”元代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崔莺莺和张生在普救寺里的偶然相遇,一见钟情,私订终身,中间有一个红娘,这红娘就是媒人 。
过去男女结婚 , 没有媒人是不成的,即便真是私下定情,也得请个形式上的媒人来说亲,叫“采媒” 。早在先秦时期就是这样,如《诗经·南山》的《氓》中有一句:“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说的就是当时非媒人不可嫁的现实 。
但实际上,古代男女之间的交往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封闭 。先秦时,官府每年为单身男女提供一次交往机会 。春秋时期的“仲春会”就是一个典型的男女交友的大派对,其主题是“奔” , 意思是与所爱的人一起出走 。《周礼》中的《地官·媒民》说 , “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 。”从周代这一规定来看,这项活动是由官方推动的,强制执行,如果到时有人不“奔” , 不参加聚会,还会受到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