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虎魄造办处: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畏兽”全身、半身、头像三种形象分析( 六 )


北齐菩萨璎珞上出现的“胜形纹饰” , 在中原地区最早出现于西汉中晚期 。 从西汉晚期开始到东汉时期主要与“西王母”相结合或单独出现 , 在山东地区东汉时期的画像石中大量出现“西王母戴胜”的形象 。 随着东汉的灭亡 , “西王母”崇拜亦逐渐衰落 。 此时佛教兴盛 , 山东地区曾经流行的“胜形纹饰”开始与佛教艺术融合 。 这种融合笔者目前仅见于北齐的山东青州地区 。
魏晋南北朝|虎魄造办处: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畏兽”全身、半身、头像三种形象分析
本文图片

魏晋南北朝|虎魄造办处: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畏兽”全身、半身、头像三种形象分析
本文图片

青州博物馆藏:北齐时期菩萨身上璎珞中的“胜形饰”
魏晋南北朝|虎魄造办处: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畏兽”全身、半身、头像三种形象分析
本文图片

青州博物馆藏:北齐时期菩萨身上的“畏兽”头部形象
笔者认为 , 所有的这些例子可以充分的证明了 , “畏兽”头部形象和“胜形纹饰”在青州地区东魏北齐菩萨璎珞上的出现 , 是佛教在青州地区的本土化和汉化的特征之一 。 是东西方宗教艺术文化 , 在局部地域性的相互融合 。 也就是说 , 只要看到菩萨身上的纹饰中有“畏兽”头部形象 , 或者“胜形纹饰” 。 那么 , 就基本可以确定这件菩萨造像就是东魏北齐时期青州地区的 。
以上均为笔者个人观点 , 并不代表绝对正确 , 仅供参考 。
【魏晋南北朝|虎魄造办处: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畏兽”全身、半身、头像三种形象分析】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 图文由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