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块冷冰冰的顽石
经过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
大家名作便跃然石上
成为一件件令人称奇的艺术品
本文图片
在什邡湔氐镇太乐村 , 龙氏石刻以家族技艺世代传承 , 涌现出了一批技艺精湛的石刻艺人 , 龙永华便是龙氏石刻的第四代传承者 , 也是当地有名的老石匠 。 他将书法作品绘刻入石 , 为一方方石头注入生命力 , 龙氏石刻技艺也因此入选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
家族传承 刻石生花
本文图片
清朝末年 , 龙永华的高祖为解决生计 , 开始谋生于石匠工作;其后 , 曾祖龙兴鸿落籍什邡 , 以凿石刻石为业 , 因什邡为移民城市 , 随时有会馆、祠庙兴建 , 龙兴鸿便随班习徒 。 成年后 , 龙兴鸿在参与徐家场、五珠沱、永兴场等地会馆、庙社及戏场等的造建修缮中 , 渐渐赢得了“山前神凿龙石匠”的美誉;祖父龙天德自幼传承家业 , 渐渐在其父凿、磨、推、复、錾等传统技法基础上 , 创新了具有立体效果的滚錾、跳錾等龙氏特有技法 , 使龙氏石刻作品大放异彩;父亲龙道明子承父业 , 足迹踏及川西14县 , 使县县都有了龙氏石刻 。
有了曾祖、祖父对石匠工艺的揣摩与积淀 , 以及父亲对技艺的改良与发展 , 到了龙永华这一代 , 他开始在理论上深入钻研 , 30余年从事石材雕刻的积累让他迅速成为了石刻技艺的集大成者 , 其书法雕刻作品更是有口皆碑 。
本文图片
以刀做笔 苦练技艺
本文图片
对石刻艺术的向往 , 始于龙永华的孩提时代 , 他自小便热爱书法和美术 , 喜欢雕刻技艺 , 由于祖辈都是石匠 , 龙永华从小便对石刻有着浓厚的兴趣 。 十来岁时 , 他便跟着父亲学习石刻技术 。 “父辈都是做这行的 , 每当听到‘铛铛铛’的声音就觉得很悦耳 , 后来就和父亲到什邡周边去做乡活 。 ”龙永华回忆说 。
本文图片
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深知这门手艺要耐得住寂寞 , 龙永华坚持每天研习 , 手工不辍 , 有时一刻就是一整天 。 一天下来 , 他的身上全是灰尘 , 即使戴着口罩 , 也难免吸入很多粉尘 。 “从处理雕刻、描纹内容到刻写、拓片 , 一套完整的程序下来 , 一块石碑至少要花费一个月的时间 , 雕刻全程都需要耐心 。 ”龙永华说 , 做石刻既要心细如尘 , 脑力体力还得跟得上 。
本文图片
【非遗|“川西神凿”以刀做笔,以石为纸,让冰冷顽石绽放“非遗”之美!】1991年 , 大专毕业的龙永华将电脑图形处理技术与传统石刻技艺进行了有机融合 。 他通过深入学习传统理论知识 , 熟练掌握运用现代图形处理软件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管理及石材加工镌刻经验 。 “我毕业后就开始从事这个行业 , 一直很专心、很细心地来做这件事 。 我们什邡又是‘中国书法之乡’ , 有很多书法老师常来看我们的雕刻 , 为我们进行专业指导 。 ”龙永华说 。
- |开封市博物馆首个数字藏品发布——“水运仪象台”上线即售罄
- |【初中部】又是一年春好处——兵团二中初中部“语文节”系列活动
- |画笔下的“人间四月天”
- |“新生”路上书香飘!聊城监狱开展“书香润心”活动
- 济南|“云”游春日里的山东高校!一起拥抱春天!?
- |丈夫“自甘堕落”,不同意妻子的态度,使结果截然相反
- |职场“怪圈”:当代年轻人,为何越来越不懂“加班文化”?
- 艺术|睿英奇盛文化 | 书法艺术要契合时代审美(坚持“两创” 书写史诗)
- crush|对伴侣之外的人心动了,如何科学处理这种“分心”?
- 土夫子|历史上有哪些神奇考古发现?马王堆发现“湿尸”,土夫子称活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