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出土1800年前汉代竹篓

3只重叠的竹篓暗藏一只铜釜中,在重庆长寿区晏家的大地里沉睡了1800年出土,这3只汉代竹篓至今仍有韧性 。26日,重庆市文物考古所考古领队方刚说,这是该市首次考古出土竹制随葬品 。9月中旬开始,在重钢搬迁工程建设方与晏家工业园区管委会大力支持下,市文物考古所对重钢长寿搬迁区内考古发掘 。目前,已基本完成对搬迁区内最大,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大湾湾田墓群的发掘工作 。在这个有12座墓葬的墓群中,出土了铜釜、铜钱、陶俑、竹编等140余件随葬品 。竹篓当年用于盛食“我们清理出土的随葬品,倒出一只铜釜中的泥土时,泥土中竟有3个相互叠压的竹篓 。”方刚说,这3个竹篓出土于一个东汉时期的砖室墓中,历经了1800年时光 , 但竹篾仍有较好韧性 。26日,采访人员在市文物考古所看到,这些竹制品直径达20厘米,虽已有半边破损,但风干后的竹条呈现出灰白色,形状类似于今天人们用来盛装黄豆的竹篓 。“就连编制的技术 , 也与现代没有多大的区别 。”方刚说,竹篓当年也是用来盛装食物的 。“我们害怕竹篓遇到空气后,会迅速被碳化 。不过还好,它仍保持着一定韧性,不会一碰就碎 。”方刚说,在我市潮湿的土壤环境中,这些竹制品保存之完好实属罕见,它们的发现对于了解古人物质文化生活 , 有着直观作用和重要意义 。专建窑炉烧制墓砖方刚还介绍,据初步分析,大湾湾田墓群是一个家族墓地 。当年古人为方便提供建墓材料,墓地还专门配置了窑炉,烧制修墓专用的单面花纹汉砖 。砖窑采用了少见的双通道,古人站在两个通道内,可以很方便地为窑炉添加木柴,还能让窑炉火力增大,火面分布均匀,这大大增加了窑炉一次性烧造量 。东汉时期建墓的砖也与普通建筑用砖不同 。墓室砖一般长约50厘米,宽30厘米,厚10厘米,采用单面花纹设计 。在建墓时,装饰着车轮纹、几何纹的砖面朝内,以让墓主人死后也能住装饰漂亮的“房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