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农家一张纸传了13代,专家登门24次,究竟有什么价值( 二 )


只是赵秉忠才华横溢 , 为人更是刚正不阿 , 也因此仕途十分不顺 , 当了侍郎之后更是屡受排挤 。 赵秉忠干了几年 , 实在受不了了 , 于是告老还乡 , 带着家眷回了老家郑母村 。
赵秉忠的辞职算是完美诠释了什么叫“衣锦还乡” , 前前后后几十马车的宝贝行李 。 根据当地的县志记载 , 赵秉忠回乡 , 族中亲老悉数出门十里迎接 , 乡人更是围了好几条街 。
当时的赵家可谓风光无限 , 家财万贯 , 名声远扬 。 只是这改朝换代 , 万事更迭 , 连王朝都能被推翻 , 区区一个有钱人家又怎么可能保证几百年都繁荣依旧呢?
|1982年,农家一张纸传了13代,专家登门24次,究竟有什么价值
本文图片

赵家在岁月的洗刷下 , 也逐渐人丁凋零 , 财产外流 。 一件又一件的金银珠宝被典卖了出去 , 最后连宅子也没了 , 只留下村子一角的小院子 。
但是赵家人没有选择迁走 , 而是守着祖先的祠堂灵位 , 一直住到了现在 。 物换星移 , 赵家早就没有了什么名贵珍宝 , 唯独这张试卷没有卖掉 , 被当成传家宝供着 。
02 诚心动人得观摩 , 传家宝如何劝捐
思绪飞舞间 , 魏振圣已经到了赵焕斌的家门前 。 朴实的一间小院子 , 破旧的木门和砖墙 , 丝毫没有曾经富贵人家的痕迹了 。
魏振圣敲开门 , 迎接他的正是村里人说的赵焕斌 。 赵焕斌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 , 儿子带着媳妇在城里打工 , 他和自己的老伴在村里种地 , 一家人过得十分朴素 。
赵焕斌文化水平不高 , 小学念完就去放牛了 。 但是他毕竟是书香世家的传人 , 谈吐举止依然非常斯文有礼 , 不像一个刚从田间地头回来的老农 , 倒像个学究 。
魏振圣当时50岁 , 比赵焕斌小上许多 。 见了赵焕斌 , 魏振圣没有一点架子 , 就像是来求学的学生一样 , 恭恭敬敬地弯腰行了个礼 。
魏振圣没有直接说明来意 , 开口就要人家的传家宝 , 未免太不礼貌了些 。 于是魏振圣只说是来考察研究 , 顺便调查一下当地的文物 。
得知市里要筹办博物馆 , 赵焕斌也是非常的高兴 , 亲自下厨做了几盘菜要“支持工作” 。 魏振圣没有推辞 , 自掏腰包买了几瓶普通的白酒 , 就在赵焕斌的院子里吃了一顿 。
|1982年,农家一张纸传了13代,专家登门24次,究竟有什么价值
本文图片

酒足饭饱 , 魏振圣本想问问试卷的事情 , 哪想到赵焕斌直接倒头就睡下了 。 苦笑一声 , 魏振圣只好把桌子收拾一番 , 扶着赵焕斌上了床 , 离开了 。
原本按照计划 , 他们已经该回市里了 。 但是魏振圣舍不得那张试卷 , 就把其他的工作人员都撵了回去 , 自己留在村子里 , 准备再找赵焕斌说一次 。
魏振圣身上没几个钱 , 住不起宾馆 , 于是他找到了当地干部 , 简单地说了一下情况 , 就在办公室里住下了 。
不管有没有试卷 , 这都是人家的隐私 , 他们若是不愿意说 , 魏振圣也不可能强迫 。 所以他只能循循善诱 , 伺机而动 。
第二天一大早 , 魏振圣就迫不及待地登门拜访赵焕斌 , 得知赵焕斌去地里看田了 , 魏振圣又徒步半小时 , 才在地头找到了赵焕斌 。
赵焕斌干了一天的农活 , 魏振圣就帮着他一起干活 , 一天下来 , 两人的关系拉近了不少 。 晚上吃过饭 , 魏振圣提出去赵焕斌的祠堂观摩一番 , 赵焕斌同意了 。
赵家祠堂就在院子后面 , 当初这个前院是专门建起来的 , 派人看守祠堂用的 。 后来赵家没落 , 大宅子都卖掉了 , 一家人只好搬进这里 , 守着祠堂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