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关中面花:面为食,花敬神( 三 )


文章图片

制作精美的花型面花 。 摄影/冉玉杰
农妇们用一根牙签轻轻一压 , 或以瓶盖一扣成型 , 她们对面花的认真态度 , 通过指尖传递出来 。一床大红的棉被覆盖着漂亮的小花儿 , 让它们在温暖的炕上慢慢生长 , 而蒸汽的热情会让面花骄傲地绽放 , 整个过程中我感受到它们的生命在诞生 。
排楼要反复蒸两次 , 各种小花分几锅蒸好 , 冷却以后进行装饰 。 柱础点缀成狮子 , 虎虎生威 , 四柱的盘龙装上龙爪龙头一下子便栩栩如生 , 三层楼的屋顶和飞檐也都装点起来 , 顶楼的瓦檐上加上“马上发财”的吉语 , 最后在正中顶上放一只加红腰 、金嘴箍的葫芦 , 以示是药王曾经的用具 , 寓意保佑大家吉祥安康 。
陕西省|关中面花:面为食,花敬神
文章图片

排楼面花 。 摄影/冉玉杰
东村制作的药王庙花了几天时间 , 我去的时候已经接近尾声 , 两位婆婆在做最后的装饰与调整 , 庙门的风铃、屋脊上的飞禽走兽 , 形象朴实、神态生动 , 由此可见制作者们的用心 , 也足见面花在关中民间百姓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
03 面花的用途
回到马琴叶的门前 , 一辆西安牌照的车停在门口 , 院子里面几个人正把装好箱的老虎往车上搬 , 一打听 , 他们早早定制了花馍 , 今天专门来拉回去 。问他们定这些面花做什么用 , 他们答道:走亲戚作为赠送的礼物 。
面花在关中地区能够流行 , 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 , 应该说它是八百里秦川中典型的农耕文明的遗俗 。 大荔位于渭河平原北部 , 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 以前叫同州、又称东府 , 长期以来是关中东部的经济、文化中心 , 传统文化底蕴深厚 。 农耕时代出于对自然的敬畏和生产生活的需要 , 逐渐形成了许多民间节日 ,在这些节庆中 , 最初的祭祀用品都是杀牛宰羊 , 随着文明程度的不断推进 , 加之面粉与关中地区人们日常生活广泛而密切的联系 , 用面塑的动物取而代之作为祭祀用品 , 也就自然而然的演化出来 。
陕西省|关中面花:面为食,花敬神
文章图片

憨态可掬的动物面花 。 摄影/冉玉杰
在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中 , 我们也依稀能够看到面花的身影 。 相传女娲从黄土高原醒来后 , 走到黄河边去洗脸 。 黄河水映照出了她孤寂的身影 , 她便想能有一个和自己一样的人多好!于是顺手抓起一把黄土 , 掺上黄河水抟了一块黄泥 , 照着自己的影子揉捏了一个和自己一样的小东西 。 她越揉捏越像自己 , 当她把泥人一放下地 , 这些小精灵便一一动了起来 。 后来伏羲又来给这些小生灵生出阴阳 , 分为男女 。 现在的面花中有专门结婚时送的礼品“娃女” ,通过贴花的不同以作为性别的区分 , 象征力量的龙、虎、狮子代表男性 , 而凤凰、牡丹、石榴则代表女性 , 也从侧面应证了传说中折射出的社会心理需求 。
陕西省|关中面花:面为食,花敬神
文章图片

图中为顾客订做的面花
刚送走西安的客人 , 一对年轻夫妇又来取走定做的一对老虎 。 从他们那里 , 我们知道了面花老虎在民间有祈子的作用 。 在关中的习俗中 , 如果年轻夫妇希望要孩子 , 便会在春节期间去庙里请一只面塑老虎回去 , 如果在这一年能够得子 , 便会在来年“二月二”送一对老虎到庙里还愿 。 这样送一对、拿一只 , 老虎经过在菩萨面前的集聚和流转 , 带给更多人新的希望和祝福 , 成为人类生息繁衍过程中的重要精神寄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