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复原史前超级巨蟒:吞重1吨15米长鳄鱼( 二 )


想象一下吧:5英尺(1.5米)长的乌龟,还有20英尺(6米)长的鳄鱼 。然而这样的体型跟泰坦巨蟒比起来仍然是差的太多了,它是当时的顶级捕食者 。而对于那些处于食物链较下方的动物们而言,还真是祸不单行——由于当时的温暖气候 , 蛇类都非常巨大——当时体型第二大的蛇类体长也能达到33英尺(约合10米) 。
现在 , 主宰世界的动物是“温血动物”,我们是与爬行动物所代表的冷血动物相反的一个物种分支 。较大的体型,如北极熊,更能适应严峻的气候环境,因为你的体型越大,那么你的表面积/体积比值便越小 , 这样你也就能越好地保存热量 。这被称作“伯格曼定律” 。
哺乳动物拥有汗腺,可以在它们身体过热时通过排汗降低身体温度,但蛇类就没有这么幸运 。那么像泰坦巨蟒这样的巨兽究竟是通过何种途径保持较为稳定的体温的?波利认为它们在水中生活的习性可以帮助它们很好的调节体温 。而如果体温过低了,那么它们就会爬出来晒太阳 。因此,这些体型巨大的蟒蛇就通过这种入水或出水的方式来进行体温的调节 。
巨蟒重现?
但泰坦巨蟒是在何时,因为何种原因灭绝 , 目前仍然不甚明了,但借助化石记录,我们至少知道它们当时所生活的环境是如何的 。当这些巨蟒死后,它们的尸体很多就沉到水底 。这是保存化石的良好环境,事实上我们现在使用的煤炭,很大一部分也是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 。

科学家复原史前超级巨蟒:吞重1吨15米长鳄鱼

文章插图
实际上 , 泰坦巨蟒的化石便是在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一的Cerrejon煤矿被发现的 。波利表示:“煤炭的形成是植物的残骸落入水中,并且没有迅速腐烂消失,逐渐堆积之后被深埋入河底沉积层之后逐渐形成的 。”导致这样的大规模填埋可能是一场洪水 。经过地质历史的漫长岁月,这些沉积层形成不同的岩石:古生物学家们正是在这些沉积岩中发现了泰坦巨蟒的化石 , 具体来说是由当时的粘土形成的岩层之中 。当然对于煤矿开发商来说,当然他们对由植物残骸形成的煤炭兴趣更高 。
【科学家复原史前超级巨蟒:吞重1吨15米长鳄鱼】于是,通常处于对立面的科学界与工业界终于在这片哥伦比亚的煤矿上达成了一致——那就是,如果我们继续大量燃烧化石能源 , 等到温室效应将南美洲的气温抬升到与当年那样的高水平时,或许我们就会迎来新一代的泰坦巨蟒,那时候还仍然幸存的人们将会有幸体验到这无比讽刺的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