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用墨方法墨分五色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弄清书法中“墨分五色”这一习惯说法的真实内涵 。

(一)绘画术语“墨分五色”的移用
“墨分五色”本来是一个绘画术语,典出(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运墨而五色具 。”具体是哪“五色”?典籍中说法不一 。如下两种说法,最为常见 。其一:焦、浓、重、淡、清;其二:浓、淡、干、湿、黑 。显然,就其功用而言 , 这是国画的“具象”特征(即“应物象形”“随类赋彩”“传移模写”),所依赖的必要技法 。书法与国画,由于工具、载体相通(笔、墨、纸、砚),后世 , 绘画中的“墨分五色”,遂被移用于书法 。理解这个移用于书法的术语,我们必须将其内涵缩?。【圆荒芫心嘤凇敖埂⑴ā⒅亍⒌⑶濉被颉芭ā⒌⒏伞⑹⒑凇?。从最早的楚国帛书直到现今的纸上作品,个人认为 , 浓、淡、干(枯)、湿四类墨色 , 基本上可以概括书法墨法的历史真实,并且,必须承认,浓墨作品占据了绝对优势 。
(二)书法“墨分五色”的经验与忠告
(1)就中国书法史而言,两宋以前 , 不用生宣 , 且多小字,故书家均倚重于浓墨 , 因为“淡墨则伤神采” 。(汉)韦诞之墨 , “一点如漆” , (宋)苏轼用墨 , “湛湛如小儿目睛” 。迄今为止 , 单纯的淡墨作品 , 只有明代的董其昌、清代的王文治有所成就 。显然 , 我们应该以史为鉴,避难就易 。

(2)“墨分五色”依赖、附丽于笔法 。笔法不精 , 墨彩不生 。同样的墨,同样的纸,首先是运笔的快慢、正侧,其次是提按、顺逆等,都会对墨色变化产生巨大影响 。例如 , 颜真卿《祭侄稿》 , 号称 “天下第二行书”,其绝大部分枯笔与飞白,都是精熟的用笔技巧在忘我挥运之际的产物,既无预想,亦无勉强,可遇而不可求!因此,欲求墨法生动,当用功于笔法的锤炼,否则 , 难免舍本逐末 。

中国书法用墨方法墨分五色

文章插图
董其昌淡墨作品


(3)书分五体(篆隶楷行草),篆、隶、楷皆属静态书体,审美风格趋于端庄肃穆,因此 , 书写时,用浓墨最为普遍 。某些点画或单字欲求苍劲,在用浓墨的同时,可以减少笔毫的含墨量并适当加快笔速,如此,产生飞白,则“干”味强烈 。
(4)行书、草书宜于表现墨色的“浓、淡、干、湿” 。但我们必须清楚,四色同现,并不是优秀书作的必要条件 。众所周知 , 单字由点画构成,作品由单字构成,单字中的点画有笔顺,作品中的单字有先后 。这种按照笔顺及单字先后关系所呈现的书写过程,就是书法作品的“时间节奏” 。因此,行书、草书的创作,蘸墨次数越多,对“时间节奏”损害越大 。刻意追求上下字之间的墨色变化,势必多次蘸墨,这将得不偿失且沦于低俗 。个人认为,书法史上,行书、草书作品中,“墨分五色”最成功的书法家当推明末清初的王铎,读者诸君若能用心体会其用墨之法,一定大有裨益 。在王铎非常成功的长轴行草书作品中,我们确实可以见到“浓、淡、干、湿”并存的例子(其“涨墨”现象尤其醒目) 。但是,必须注意,王铎蘸一次墨所写字数颇多,要么“浓到干”,要么“淡到干”,要么“湿到干”,这种以“干”为尾声的梯度变化(日本人称为“墨继”)与书写的“时间节奏”共生共鸣,相得益彰,视觉效果极佳!此外 , 现代书家林散之在墨法上也有独到之处 , 宜仔细品读,积极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