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是一个特殊的节日 , 这一天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倡导下 ,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国际古迹遗址日 , 旨在全球范围内宣传推广遗产保护理念 , 提升公众对世界遗产现实价值的认知 。 而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 , 视频也开始成为传播和科普世界遗产的重要载体 。
在今年的这一天 , 腾讯就以视频的形式分别上线了《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世界遗产特辑和“了不起的中国世遗”两大活动 , 邀请文化名家、高校学者、文博爱好者等不同领域的文博从业者参与其中 , 一起用视频让遗产“活”起来 。
文化名家的“新讲堂”
钟鼓楼、万宁桥、景山、故宫、天安门广场、正阳门、永定门……这些北京人耳熟能详的地名 , 对于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来说 , 有着不一样的名字——“北京中轴线” 。
这条长约7.8公里的中轴线 , 凝聚着北京这座千年古都的过去和现在:它既包含了煌煌帝都最具代表性的皇家建筑群 , 也有饱含当代北京人生活记忆的四合院等生活空间 。 作为北京中轴线申遗工作的重要推动者之一 , 吕舟在各个场合向人们述说北京中轴线之于这座城市的深刻意义 。
最近 , 吕舟忙着通过视频向青年一代讲述自己关于“北京中轴线”的最新想法 。 从中国人传统的生活秩序 , 一直延伸到当代北京的生活体验 , 中轴线在吕舟的讲解中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建筑 , 而是关于中国文化的生动长卷 , 描绘着北京城里无数普通人的生命印记 。
“世界遗产是我们生活的环境 , 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 讲好遗产的故事 , 要让它们和我们当下的生活产生连接 。 ”吕舟说 , “传播手段的进步让我们有了更丰富的手段去呈现遗产的多元面向 , 这让人们更加乐于接受遗产 。 ”
正因如此 , 吕舟参与录制了《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 , 这是腾讯携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打造的公益项目 , 自2021年9月1日启动以来 , 持续邀请科学家、艺术家、时代楷模等名人名家给孩子们讲科学故事、谈艺术文化、分享成长经历 , 为青少年定制健康优质的网络内容 。 今年的418古迹遗址日 , 《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上线世界遗产特辑 , 特邀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柴晓明、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故宫博物院古建修缮中心原主任李永革 , 5位文化名家给孩子们讲述大运河、敦煌莫高窟、长城、北京中轴线、故宫等 , 了解课本里没有的历史 , 走近世界遗产和文物保护背后的故事 。
大运河漂来了紫禁城?怎样造一座能移动的敦煌?万里长城到底有多长?北京中轴线不只是一条线?在故宫“搭积木”是种怎样的体验?腾讯给5位文化名家提供了一个与他们熟悉的场合截然不同的全新“讲堂” , 以视频的形式讲述这些有趣的主题 , 不止对于孩子们来说有着新奇的吸引力 , 对父母和更广泛的公众而言 , 也是兼具高浓度知识含量和高强度趣味性的科普内容 。
这也是为什么吕舟特别认可视频作为遗产保护、文化传承新媒介的独特价值 。 在他看来 , 一篇学术文章可能有几十上百个人看 , 一篇大众科普文章可能有一两万人看 , 但一条“爆款”视频的受众则能够达到上百万人 。 “技术让传播发生了量级上的变化 。 ”吕舟说 。
“公共考古”的“新地点”
这不是吕舟一个人的感受 , 作为良渚古城申遗亲历者的复旦考古学教授高蒙河也越来越感觉到:“考古不再是冷门的象牙塔 , 新媒体时代的双向交流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到这个行业中来 。 ”数十年致力于良渚过程的研究和保护 ,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系教授高蒙河对这片数千年前的人类文明遗存可谓“情之所钟” 。 “号称‘中华第一城’的良渚古城 , 是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的重要象征 , 把它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 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 ”高蒙河说 。
- 翡翠|翡翠饰品被赋予了文化,它不止是装饰品,更是人们希望的寄托
- 谷雨|谷雨时节,访北京先农坛
- 博物馆_旅游|新建300平方米非遗体验区,北京果脯博物馆有了新玩法
- 演出季|千年古刹变身文化园 观众演员共同“入戏”北京曲剧《茶馆》
- |活动预告|侯磊:老北京与新北京
- 北京中轴线|紫禁城、敦煌、北京中轴线……这些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让大师们讲给你听
- 北京市|不推荐报考的几大专业,专业课水,找工作也难!
- 郑玄鲲|北京海图书画苑著名书法家文忠轩主郑玄鲲先生最新作品欣赏
- |《北京的山》分享会在金海湖举行
- |多位名家为北京民族乐团带来大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