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节|电影《大刀记》大量删改原著情节,但添了一个概率近乎为零的巧合

情节|电影《大刀记》大量删改原著情节,但添了一个概率近乎为零的巧合
文章图片

电影《大刀记》拍摄于1977年 , 公映的时间 , 大概在1978年5月份左右 。 因为在当时的电影期刊《人民电影》1978年第6期上 , 刊发了一篇关于电影《大刀记》的评论 , 约略可以估摸到这部电影的放映时间不会迟于此 。
电影《大刀记》是根据郭澄清的三卷本长篇小说改编的 , 其实要把三卷本近百万字的篇幅 , 改编成不到两个小时的电影 , 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所以 , 电影《大刀记》进行了大刀阔斧的砍削 , 但这样的删减还是不行 , 所以 , 电影《大刀记》在后半部分 , 就自行为小说安排了一个故事情节 , 把小说里的智斗日本侵略者、拔掉敌人据点的斗争 , 用简单化的一场战斗给解决了 。
情节|电影《大刀记》大量删改原著情节,但添了一个概率近乎为零的巧合
文章图片

小说《大刀记》在巨大的篇幅里 , 虽然对当时的抗日斗争作了过度的乐观化的描写 , 但是仍然能够看到 , 当时的大刀队 , 一直处于敌人的包围之中 , 随时面临着突围与反突围的残酷斗争 , 这也是平原斗争的一个总的特点 。 在相类似的小说《平原烈火》、《敌后武工队》等平原抗战的小说中 , 都有很多的章节 , 表现抗日部队遭受敌人围追堵截、被迫突围、血洒战场的悲烈场景 。
在小说《大刀记》里 , 也多次写到大刀队在敌人的围剿下 , 四处突围 , 命悬一线 , 只不过小说太过神化大刀队的英勇神武 , 总是在危机四伏、泰山压顶面前化险为夷 , 有的情节 , 过分神话 , 难以置信 。
情节|电影《大刀记》大量删改原著情节,但添了一个概率近乎为零的巧合
文章图片

电影《大刀记》基本把这些突围与反突围的情节都给删得差不多了 , 而且小说里 , 主导着大刀队斗争的是梁永生的儿子 , 但电影《大刀记》里 , 却把梁永生的儿子 , 一个处理成送到天津去当童工 , 一个是描写被恶霸烧死 , 电影里的梁永生 , 就没有自己亲生骨肉在身边 , 这样 , 大刀队展开的对敌斗争 , 就由梁永生一个人挑起了大梁 。 这样的改编 , 也是出于电影的情节必须精练的需要 。
梁永生当了八路军之后 , 被队伍派回家乡 , 开展抗日斗争 , 电影里 , 就是通过梁永生组织打击地主老财试图把粮食送给日军的粮船 , 完成了电影里的终结一战交待 。 而这一场斗争的情节设置 , 在小说里根本没有提及 。
情节|电影《大刀记》大量删改原著情节,但添了一个概率近乎为零的巧合
文章图片

可以看出 , 电影在编剧的时候 , 不可能把《大刀记》里的分成四个阶段的逐一铲除敌人据点的斗争 , 一一表现出来 , 哪怕是表现其中的一个阶段斗争 , 也不具备改编的操作性 , 与其这样 , 不如另外编织一个打击汉奸送粮给日军的战斗情节 , 来概括大刀队斗争的双重性质 。 比划一下 , 以一当十 , 这应该是电影编剧自作主张给电影另外安排了一个后半段情节的原因 。
这也决定了电影《大刀记》的故事情节 , 不得不因循旧有模式的这种革命题材的电影框架 , 走了一条四平八稳、大路化的拍摄道路 。
情节|电影《大刀记》大量删改原著情节,但添了一个概率近乎为零的巧合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