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
文丨 杨蓓蓓
每一个字里面 , 都藏着一个故事 。
这是一个与灵魂息息相关的故事 , 故事的主人公是手书的作者 。 一撇一捺 , 连带着惊心动魄的气韵 , 从笔端倾注到纸上 , 跃然而出的小秘密 , 或温暖 , 或寒凉 。 我喜欢欣赏这些从字里行间倾散开来的古风韵事 , 由来已久 。
从执笔 , 到写字 , 一个人的呼吸吐纳全部灌输到笔下 , 形形色色的字迹应运而生 , 娇颜丑态 , 形形色色 , 各有千秋 , 唯一不变的是个人专属的独白 。
下笔的轻重 , 棱角的隐现 , 笔触间的凌乱与否 , 主人翁性格里几分刚毅 , 几分圆滑 , 桀骜不驯的恣意 , 潇洒不羁的洒脱 , 墨守成规的迂腐 , 世故圆滑的狡黠 , 或俗或雅 , 再深藏不露的小心机 , 运笔间也总是一目了然 。
了解一个人 , 看看他写的字 , 多半就了然于胸了 。
对于写得一手好字的人 , 打心眼里存着几分好感和敬畏 。 妙笔生花的境界 , 既自成一派 , 又无法比拟 , 绝对的个人专属 。 我由衷地贪恋这样的专属符号 。 自认为字儿也写的不差 , 虽没有那么出类拔萃的惊艳 , 但也绝对拿得出手 。
对于女子而言 , 我的字儿最大的特点就是笔法硬朗 , 平直方正总是会用尽全力 , 习惯了比划中的短横长竖 , 撇捺分明 , 一甩到底 。 这样的字除了娟秀外更具几分男儿气般的刚毅和棱角 , 我喜欢这样的姿态 , 亦如我并不否认性格里与生俱来的尖锐部分 。
汉字书法之美 , 那股子起笔、转折、舞动、回落的潇洒劲儿 , 总是令我无端的心潮澎湃 , 简直是美得不可方物 , 美得人神共愤 。 隶书的扁平、工整、精巧 , 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的雅韵;或端正平稳 , 或放纵流动 , 一静一动间转化 , 这是行书的魅力所在;楷书形体方正中有股子厚重与铿锵 , 尤其爱慕行楷的那抹神采 , 好似是传统典雅的东方美与前卫新潮的西方浪漫碰撞出的火花 , 灵动飞扬;草书充斥着一种瞩目的野性美 , 笔势狂放不羁 , 在狂乱中尽显艺术之美 。
这就是中国的书法之美 , 震古烁今 。 从尘封千年的史册典藏流淌而出 , 映射出专属东方的傲然绝色 。 古籍手扎 , 碑林石刻 , 王羲之兰亭序的风靡传奇 , 点点滴滴 , 无一不彰显着这一国粹的传世精髓 。
有一个书协的朋友 , 寒 , 含蓄儒雅之士 , 对书法和国学颇有研究 , 经营着自己的文化工作室 , 取名“拙墨轩” , 教授书法 , 传讲国学 , 文人雅士 , 在业界小有名气 。 经常看到他教习孩子们写字的动态 , 久了 , 发现好像大多学的都是隶书 , 心中疑惑 。 一次聊天中谈到书法 , 我直言想跟着他学写字 , 学楷书 。
为什么想学楷书?喜欢那份张弛硬朗的流转 , 行书也行 。 他笑言 , 可以从隶书入门 。 行、楷 , 看似简单 , 其实不然 , 靠的是内心传神的气息与灌注到笔端的力道 , 非一日之功能达成 。 而隶书之雅在于形 , 尤其是蚕头雁尾的结构美 , 最适宜初学者临摹研学 , 且易上手 , 成效喜乐 。 解了心中的困惑 , 对于书法传神凝气的缔造美也有了新的认识 。
字如其人 。 这是中华传统文化赋予国人最根本的思想认知之一 , 也是国学书法得以弘扬传承的核心 。 自识字开始 , 练字就是属于一项基础的必修课 , 从课堂到家教 , 延伸到学习、工作、生活、成长的整个始末 。 文化熏陶 , 修身养性 。
小学时生字本上的汉字必得是一笔一画 , 一字一格地写出来 , 格子的天地、留白丝毫都不能马虎 , 字写的好赖 , 规范与否 , 看老师朱笔圈注的多少就可了然 。 那个时候学校提倡练毛笔字 , 人手一份的笔墨纸砚 , 笔是各色毛笔 , 或大或小 , 纸是吸水性好的大字本 , 印制有基础线条 , 框格底纹 。 标准的石砚很少 , 都是便携式的墨盒 , 添加着自制的海绵 , 用来吸墨、洗笔 , 还少不了的就是一副副字帖 。 临摹拓帖 , 挥洒开来 。
- 韩鹏飞|青年豫剧演员韩鹏飞:直播打赏是观众认可 用打赏收入精进戏曲技艺
- 陈晨|心系“老家河南” 来自新乡的华侨青年把口罩做成文化名片
- 线下|大连京剧院青年表演艺术家凌珂:直播间是“第二剧场” 精雕细琢才能向观众展示
- 池州学院|青年眼|春日的池州学院
- 大学|设身为80后小城青年,梁晓声再撰现实主义力作《中文桃李》
- |湘潭市青年文学艺术家协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举行
- 文化|深刻认识当代中国青年的鲜明特征
- 拉美国家|乘“文学之舟”跨海相聚——中国—拉美国家文学论坛在京举行
- 成为了|219件书法作品亮相第三届湖南中青年书法大展
-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青年眼|万物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