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安德的游戏》中 ,主人公安德和他的队友们第一次走进零重力战斗室,发现自己漂浮在空中,变得手足无措,难以分清方向 。作为战斗学校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零重力室无论在电影和小说中,都有着重要的位置 。
在安德的世界中,人类已经可以在太空中产生人造重力,安德在到达ISL(Inter Stellar Launch,内恒星空间站)之后,他们已经可以像在地球上一样,正常地进行日常生活,而不用像“天宫”中的宇航员一样,漂浮在舱内 。在小说中,传奇指挥官马泽·雷汉(Mazer Rackham)曾经告诉安德,重力的操控是从虫族学来的某种重力增强技术 。
我们目前显然还没有遇到如此强大的虫族,那么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人类是否可以在空间站产生人造重力呢?
粗放的实现方法:住在“圆筒”里
从理论上来讲,最直接的一种方案当属通过旋转空间站来实现:我们可以让一个圆筒状的空间站沿着轴线转动,从而使得在居住在圈桶内壁的人员感受到一种人工重力效应,这就是著名的离心效应或者向心力作用 。
形象点来说 , 就好比在旋转的洗衣机滚筒中,衣服都会贴在两边的筒壁上,而并非漂浮在中间的水里 。
文章插图
圆筒形空间站概念图
不过这样的空间中还会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科里奥利效应 。这种效应可以这样理解:假如我在地球上,要在一个转动的圆盘上面走一条(相对于地面)的直线,那么我实际走出的路线,在这个圆盘上看来却是一条弯曲的曲线 。似乎在圆盘参照系中 , 我受到了一个额外的力的作用,垂直于我的运动方向,这个假想的力就是科里奥利力 。
刚才我们提到,人造重力可以在一个不停旋转的空间站中实现,所以这种效应也会影响人们在旋转空间站中的生活 。问题在于,这种科里奥利效应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空间站成员的生活呢?
在上面图片中这种圆筒状空间站中 , 对于自由落体运动,下落的高度越高,横向的偏离就越大,而圆筒空间站的半径越大,横向的偏离就越小 。如果我们把空间站的半径建造得足够大 , 那么这种科里奥利效应造成的自由落体横向偏离就会变得很小 。
更直观一点来说,如果我们建造一个半径10千米的圆筒空间站,在离内壁1米的高度让一个小球自由落体,那么小球落地之后的横向偏离只有不到1厘米 。这样的偏移程度对空间站中的正常生活就没有明显的影响 。其实科里奥利效应在地球上也照样存在,因为地球也会自转的不是?但是我们正常走路开车打网球,也从来没有因为科里奥利效应受到任何的影响 。
实际上模拟出来的重力加速度是转速和圆筒半径同时决定的 。只有我们做的空间站半径足够大 , 转速不需要很大即可保证某个合适的人工重力 , 这样科里奥利效应也会被控制得很小 。
上面讨论的这种圆筒状的空间站只是“人造重力”模型中比较简单的一种 。20世纪70年代,曾经有过很多的不同的空间站设计,另外一种比较简单的设计则是甜甜圈状的空间站 。
文章插图
甜甜圈状空间站概念图
虫族科技可能是什么?
上面我们提到了如何在整个空间站中制造人造重力,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以及电影小说中),宇航员们难免需要在空间站里提供一个特别的无重力区域 , 来适应太空中的失重环境 。那么在空间站的设计中,又怎样达到这样的目的呢?
- 全球首颗真正人造心脏诞生
- 中科院:未来10年世界或发生“人造生命”等事件
- 人造生命获重大突破 将发现地球外生命存在证据
- 科学家制成迄今为止最复杂人造大脑:能够处理视觉线索,并在纸上
- 图 美科学家研制可拉伸触感材料可制人造皮肤
- 美国科学家即将培育出首个人造心脏
- 西安某大学研制成功活体“人造皮肤”
- 人造化石怎么制作
- 英国科学家欲人造火山为地球降温
- 美科学家预言人造大脑十年内将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