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不墨》:生态先驱的史诗传唱(三)

电视连续剧《青山不墨》在央视一套热播 , 引发“播撒生态文明种子”诸多思考 , 很多观众瞬间成为这部倡导“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电视剧的拥趸 。 在环保呼声成为全球普遍共识的今天 , 《青山不墨》以史学家的严谨立场叩问生态先驱的意义价值 , 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进步的必然选择 , 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 战争中只有勇士冲锋在前 。 拥有可持续发展超前思维的林业人 , 在历史旋涡中是如何冲破艰难险阻 , 抵达胜利彼岸的?《青山不墨》遵循史诗叙事的内在逻辑 , 将工人、技术员、干部等一批环保先锋集聚起来 , 形成“三位一体”的生态叙事框架 , 围绕这批英雄人物奋力突破重围大大刀阔斧地推进情节发展 , 最终呈现夺取胜利的大团圆结局 。 极大满足了观众审美期待和意义再造 , 使生态理念汇成涓涓细流渗入人心 。
|《青山不墨》:生态先驱的史诗传唱(三)
本文图片

生态精神传播:观众创造意义
【|《青山不墨》:生态先驱的史诗传唱(三)】森林河流与人类生存休戚相关 , 早在一百多年前 , 恩格斯就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有过警告 。 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的居民为想得到更多耕地把森林砍光 , 最终却获得了荒芜的不毛之地 。 失去森林就失去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 。 阿尔卑斯山脚的意大利人砍光北坡松树林 , 他们没有料到此举摧毁了区域内高山畜牧业基础 , 更没料到发生山泉枯竭洪水倾泄灾害 。 而黑龙江作为森林资源大省 , 天然林资源的过度采伐也曾严重到林缘退缩资源锐减的地步 。 正是一批生态先驱的坚持 , 使故事发生地中国“绿色宝库”伊春 , 成为“美丽中国”典型生态城市 , 森林覆盖率超过80% , 吸引着国内外无数旅行者驻足观光 。 《青山不墨》是当代中国推进“建设美丽中国”、“推动绿色发展 ,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战略 , 对世界“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时代背景下 , 所进行的一种历史追溯 , 是生态文明先驱历尽艰辛的史诗性跋涉 , 也是生态文明经验的提炼浓缩 。
|《青山不墨》:生态先驱的史诗传唱(三)
本文图片

在艺术社会学视域里 , 艺术不仅能够反映社会也能够塑造社会 。 《青山不墨》对生态英雄的史诗性书写 , 引发了观众广泛反响 。 在故事发生地伊春 , 《青山不墨》不仅成为林业职工、家属、学生热议的话题 , 也成为高校教师讲课备课引用的视频资料 。 作为媒介的电视剧所生发的生态文明理念的传播力 , 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思考 。
|《青山不墨》:生态先驱的史诗传唱(三)
本文图片

作为媒介的电视剧包含“文本”意义 , “文本”一旦完成并推向消费者也即观众 , 观众有权根据自身背景对“文本”继续创造意义 , 进入接受美学环节 。 电视剧作者与观众对接过程中所形成的主导形式、对抗形式或变异形式 , 很大程度上决定电视剧传播的信息是否能够被观众正确地接收到 。 如何塑造英雄 , 如何将意义储存在创作“文本”中 , 让观众解读最大程度地与作者契合 , 文艺创作曾经走过各种弯路 。 有的电视剧运用一些夸张的表现手法 , 比如去英雄化的“手撕鬼子”“裤裆藏雷”等建构起观众称为“神剧”的抗战作品 , 不仅没有达到英雄的崇高化 , 也是对观众智商的亵渎 。 《青山不墨》以一种对生态英雄基于生活常识的平凡写照 , 以及将其置身于大时代风云变幻命运遭际中 , 正面叙述英雄进行崇高价值引领 , 从而收获了作者与读者精神契合的审美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