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喜欢喝茶,因此对中国茶文化略知一二 , 在此谈点看法 。或也可以被视为知识普及 。
目前全世界有50多个国家种茶,各国茶树引种、饮茶风尚等 , 都受到中国直接或间接影响 。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 。据传说,中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在《尔雅·释木篇》中已有关于茶饮的确切记载 。
我先概述一下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史 。3000多年前的周代,茶叶已经有了多种用途 。秦扫六合,统一中国后,饮茶之风逐渐东延 。西汉时 , 饮茶已成为达官显贵一种高雅的消遣 。三国时代,饮茶之风日盛,有些豪门甚至以茶代酒 。至两晋、南北朝,茶成为待客礼仪和社交手段,“客来敬茶”、“以茶会友”自此形成 。到了唐代,茶事兴旺 , “比屋皆饮”、“投钱取饮”成为一种世风并延续至今,形成中国多姿多彩的茶文化 。
中国的茶文化的第一个特点是“慕诗客” 。在中国有“酒壮英雄胆,茶助文人思”之说,仅钱时霖撰注的《中国古代茶诗选》 , 就收有200多首诗人品茗佳作,脍炙人口 。例如,白居易一生嗜茶,留下茶诗50余首 。他的名作《琵琶行》里就有“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的佳句 。苏东坡的《次韵曹辅寄壑试焙新茶》中的最后两句“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比喻非常贴切 , 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趋势 中国茶文化现状】茶不仅“慕诗客”,而且“爱僧家”,这可以说是中国茶文化的又一个特点 。茶与佛,因缘久长 。中国自古有“茶禅一味”之说 , 茶与禅宗关系极为密切 。佛教坐禅饮茶有文字记载,至少可上溯至晋代 。东晋高僧怀信的《释门宗镜录》,就有“居不愁寒暑,食不择甘旨 。使唤童仆,要水要茶”的记载 。1989年9月9日,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主席的赵朴初居士为“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题写的五绝,是又一范例:“七晚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喝茶去” 。
中国茶文化的第三个特点是“雅俗共赏” 。古往今来 , 茶始终是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 。林语堂在《中国人》一书中写道:“饮茶为整个国民的日常生活增色不少 。茶在中国人生活中的作用,超越任何一项同类型的人类发明 。饮茶还使茶馆进入了人们的生活,相当于西方人常去的咖啡馆 。人们或者在家里饮茶,或者去茶馆饮茶;有自斟自饮的,也有与人共饮的 。开会的时候喝茶,解决纠纷的时候也喝茶” 。
1983年,老舍的名作《茶馆》巡演世界各国,每到一处即反响强烈 。德国媒体《莱茵—内卡柏》对此有一个很好的解释:“《茶馆》剧组用他们激动人心的话剧,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 , 向我们展示了对我们来说还是十分陌生的文化 。”《茶馆》里贴着“莫谈国事”的“警句”,可谓意味隽永 。
文章插图
图:《茶馆》剧照
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制茶、饮茶的文化 。作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饮茶在古代中国是非常普遍的 。饮茶始于中国 。茶叶冲以煮沸的清水,顺乎自然 , 清饮雅尝,寻求茶的固有之味 , 重在意境,这是茶的中式品茶的特点 。品茶因茶叶的种类不同而异,泡绿茶首选玻璃器皿,喝花茶以细瓷盖杯为优,品乌龙茶则以宜兴紫砂为上 。品茶讲究审茶、观茶、品茶三道程序 。审茶是指泡茶前要先审看茶叶 , 什么茶用多高温度的水,沏、冲、泡、煮方法各不相同 。观茶是看茶叶的形与色 。茶叶一经冲泡后,形状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几乎会恢复茶叶原来的自然状态,第三步才是品茶 , 品茶既要品汤味还要嗅茶香 。嗅茶香先是干嗅 , 即嗅未经冲泡的干茶叶 。闻香之后,用拇指和食指握住品茗杯的杯沿,中指托着杯底 , 分三次将茶水细细品啜,这便是“品茗”了 。
- 在古代一炷香是多长时间 古代的一柱香多长时间
- 打骂孩子的心理影响 13岁的孩子叛逆期该怎么教育
- 晒干的桔子皮如何制作陈皮 平时吃的橘子皮可以晒成陈皮吗
- 元宵和汤圆的做法 元宵怎么做简单又好吃
- 必修课没选上怎么办 你喜欢的人就是不喜欢你怎么办
- 正月晒被子有什么忌讳 正月里的禁忌有哪些可以拉被子吗
- 如何拒绝别人的请求帮忙 如何委婉拒绝同事叫帮忙做事
- 适合做领导的生肖女
- 张小斐最近的作品
- 香蕉用水煮着吃能减肥吗 香蕉煮着吃真的能减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