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威海“武进士”李标( 二 )


李标到任之际 , 正值后世所谓的“康乾盛世” , 古老的王朝内部 , 大陆文明的核心 , 围绕威海卫和其他卫所 , 屡兴存废之争 。 在摇唇弄笔的争议中 , 威海卫邑有流亡 , 城有颓圮 , 官署破败 , 器具老旧 。
李标来威海 , 行义仓 , 设药局 , 招抚流亡 , 抚恤病弱 , 劝垦兴渔 , 生齿日繁 , 小城渐有都会气象 。 又修城墉 , 浚隍池 , 择地建义学 , 延请名师教育本地学子 。 又依次修举学署、射圃 。 卫人戚崇进也为李标诗集作序:
又以学宫榛芜 , 非育才地也 , 为理堂舍 , 延师儒以训之 。 又以草莱未垦 , 非养民道也 , 为给牛种 , 作社仓以储之 。 其他立义冢以瘗枯胔 , 捐药饵以轸疾咎 。 学有署 , 射有圃 , 利无不兴 , 害无不除 。
光绪本《文登县志》也收录该序 , 却多了这几个句子:“公奉身之具 , 不以屑意 。 脱粟裋褐 , 一以生民为务 。 ”李标自己的吃穿日用 , 毫不在意 , 吃粗粮 , 穿粗衣 , 一切为了百姓 。
“一以生民为务 。 ”撇去溢美的浮沫 , 这句话与今天“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何其相近!
威海城南河 , 流水一往直下 , 倾泻入海 , 无回环之形 。 李标浚河挽水 , 使河流由城西南角入城 , 于小城内迂回弯曲 , 流淌潺湲 , 以增文秀 。 筑堤栽柳 , 为邑屏障 。 时人谓“李公新开河”“李公堤”“李公柳” 。 邑人陶易 , 时任平定知州 , 在《重修威海卫东堤记》中如是言:
威海为登属四卫之首 , 盘踞险要 。 城南河一道 , 其水直入东海 , 微特形家者言以为失位 , 即揆诸蓄泄之方于民 , 亦未便焉 。 康熙十六年 , 卫侯李公标筑堤 , 挽水东北流四百丈有奇 。 沿堤插柳 , 以护蚁穴 。 其后卫侯费允伦重修之 。 而李公之子炯守备鳌山 , 摄篆来威 , 承其父志 , 亦襄厥事 。 卫人伐石记之 , 以矢勿谖 。
当代学者刘玉秀在所著的《老威海人眼中的“老威海”》书中 , 特意写到了李公新开河 。 只是他书中所记有更多民间色彩 , 方位更为精准 , 比如蛤蟆湾、猪桥、屙屎巷 。 河流在小城里清浅流淌 , 城里民舍间杂以菜园 , 有乌桕树和桑树 , 水池里有鱼有鳖 。 这样的历史楔入当下 , 古与今 , 物与我 , 在一个奇妙的时空背景上对接 。
卫城东南有金线顶 , 上有石脉如线 , 呈金黄色 , 因而得名 。 乾隆《威海卫志》记载:“金线顶在卫东南二里 。 守备李标善星家言 , 谓巽地高耸 , 若建塔其上 , 科第绵远 。 时以浚河功繁 , 止修塔半截 , 尚有待于后人云 。 ”可以想象 , 卫城时代四望空阔 , 金线顶雄峙海滨 , 即便修塔半截 , 也能“干霄透出 , 望之如笔” 。
河塔诸役完工后不久 , 当时的乡试秋闱中就有卫人中举 , 为建卫300年所未有 , 堪称卫城破天荒 。
城西北角有环翠楼 , 坐落于奈古山之巅 , 为小城地标建筑 。 登高望远 , 山海之胜俱收眼底 , 邑人多于其上观景吟诗占星望气 。 明副使赵鹤龄有《登环翠楼二十韵》赞曰:“百尺崚嶒台奈古 , 数层缥缈阁凌烟 。 ”此际石磴倾圮 , 不可侧足 。 卫志上说 , 李标不用民间一钱 , 不用民间一力 , 完成了这项工程 。
李标于政务之暇 , 值柳于堤 , 养莲于池 , 为行人留下一袭绿荫 , 为观者留下一抹芬芳 。 大嵩卫进士王斌《卫守李公政绩序》如是言:
公莅任不数载 , 民有养 , 士有教 , 烽烟恬息 , 耕耨以时 。 一切芜没颓费之属 , 无不赫然改观 。 下不负苍生 , 上不负天子 。 出《六韬》《三略》之奇 , 成裕民阜财之政 , 岂非将才吏治兼收双美者哉!序之以昭示来兹 , 永垂不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