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构筑公共空间:车站如何引领日本公共意识的苏醒?

从川端康成笔下凝聚了浓浓哀怨与妒意的小说《阵雨中的车站》 , 再到竹内玛利亚浅吟低唱的流行歌曲《駅》 。 在日本的文艺作品中 , 车站是再常见不过的意象 。 然而 , 除了见证了无数痴男怨女的别离与承载了文学家的诗情、踌躇之外 , 车站作为工业革命的舶来物 , 还主导了日本近代化的进程与公共意识的出现 。
铁路与车站改造了昔日的城市空间 , 使得近代日本市民得以共享相同的社会文化与集体意识——无论你来自何方 , 社会地位如何 , 在列车呼啸而过的车站中 , 大家一律平等 。 站前空间的出现迎合了“大正民主”时代 , 亟待登上政治舞台的新兴阶层的呼声 。 同样 , 车站作为城市的神经中枢 , 使得昔日的荒野孤村也得以与大城市相连 , 通过车站出行也成为一种社会地位的标志 。 借殖产兴业之名 , 车站与铁路改造了一个后发国家的每一寸肌理 , 也悄无声息地参与了无数个体在变幻的历史情境中的人生旅程 。
空间|构筑公共空间:车站如何引领日本公共意识的苏醒?
文章图片

原宿车站 , 曾被认为现存于东京最古老的西洋车站 , 在东京奥运会后被拆除 。 (图片来自response.jp)
撰文|萧西之水
车站世界 , 各色人等的交汇点
日本人对于铁路车站的初印象是什么样?久远的一手资料难寻难懂 , 本书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切口 , 那就是发掘文学作品中的车站形象 。 比如明治时代文豪夏目漱石的代表作《三四郎》 , 就以铁路车站故事作为开头 。
熊本学生三四郎乘坐火车来东京上学 , 中途在名古屋站下车休息一晚 。 很不幸 , 客房太满 , 他只能与一位同样乘坐火车的少妇同宿一屋 , 但他内心不敢逾越底线 , 随便找了个理由与女人背面而睡 。 第二天早上 , 少妇道别后轻轻嗔道:“您可真是个没胆量的人啊” 。
正是铁路车站让这种故事成为可能 。 19世纪末期 , 只有在乘坐铁路的车站附近 , 才有可能遇到素未谋面的少妇需要同宿 。 第二天虽然要继续乘坐铁路 , 但乘坐哪个班次、去哪里却无人知晓 , 曾经同宿一舍之人很可能从此天各一方 。 这种背景让人对于一夜春宵有了更多期待 , 而三四郎却主动拒绝这份露水情缘 , 显出他是个初入社会的“书呆子” 。
进入铁道时代以前 , 日本人旅行出差的主要中转站是“宿驿” , 但由于江户幕府严格管制各地居民的往来 , 女性、尤其是已婚妇女根本不可能使用“宿驿” , “三四郎”式的露水情缘自然不可能出现 。 即便有什么风流韵事 , 也是过路武士与打工女子之间产生一点藕断丝连的爱情 , 事实上 , 日本许多维新志士的妻子都出身酒馆艺伎 , 比如坂本龙马与阿龙、木户孝允与松子、伊藤博文与梅子等等 。
空间|构筑公共空间:车站如何引领日本公共意识的苏醒?
文章图片

日本传统的“宿驿” 。 图片来源:naraijuku.com
确实 , 传统“驿宿”也会产生许多感人故事 , 比如松子为木户孝允通风报信、避免幕府警察(新选组)的追杀 , 更多的还是“才子佳子依依惜别”类的故事 , 只有特定人群才有可能经历 。 进入铁路时代 , 明治政府不再限制国民出行 , 少妇独自出远门也不会受人白眼 , 那么任何两个人 , 无论财富多寡、出身何方 , 都有可能出现在车站这个共同空间里 , 三四郎与少妇的未尽情缘 , 自然让每一个读者都觉得有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 , 进而产生共鸣 。 或许是因为如此 , 在铁路诞生初期 , 日本人并不像如今用“驿”形容车站 , 而是直接使用英语“station”或“sta所”这种音译来表达铁路车站的不同 , 直到后来传统“宿驿”彻底消失 , 大家才将英语“station”与日语“驿”统一起来 。 三四郎的偶遇还不仅于此 , 随后他遇到文学教授广田先生 。 三四郎满怀对未来的畅想 , 认为日本经历了日俄战争的胜利 , 日后必然会发展起来 , 但火车上偶遇大学教授广田先生却不以为然 , 默默道:“(日本)会灭亡的 。 ”很明显 , 曾做过老师的夏目漱石把自己代入广田先生 , 借他之口讽刺那个时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