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构筑公共空间:车站如何引领日本公共意识的苏醒?( 二 )


空间|构筑公共空间:车站如何引领日本公共意识的苏醒?
文章图片

《日本车站史》 , [日]原田胜正著 , 叶晓瑶译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22年1月 。
但这个场景如何成立?依旧靠了铁路的特殊性 , 无论车站还是列车 , 大家都要在一个特定时间聚集在一个特定环境下 , 度过一段百无聊赖的等候时光 。 一个还没进门的学生与一位性格奇特的教授攀谈 , 放在其他环境下都很难让人信服 , 但放在铁路车站或是列车上 , 那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
甚至政府领导人也是如此 。 1905年10月16日 , 日本外相小村寿太郎签署完日俄战争和平条约以后回到东京 , 日本舆论认为他没能争取到战争赔款 , 大量民众情绪激动 , 堵在东京新桥车站 , 举旗大骂 , 直到两位日本元老出面护送 , 小村寿太郎才算有惊无险离开车站 。 应该说 , 车站前广场是民众聚集的天然场所 , 他们深知无论什么富商高官都要走车站 , 那么车站更成为他们表达情绪与看法的重要地段 。
况且 , 本书也着重提到 , 日本近代以来的城市发展中 , “公共空间”(public space)的部分被刻意忽略了 。 没有市民广场 , 没有集会空间 , 日本人只能把车站当作某种类型的公共空间 。
如果说小村寿太郎只是在公共空间遭遇惊吓 , 那么接下来的日本首相就直接在公共空间遇难了 。 1922年11月4日 , 日本首相原敬刚刚踏入东京站门口 , 一个铁路职工就持刀将他刺死;1930年11月 , 日本首相滨口雄幸走上东京站站台 , 被一个右翼团体人员一枪击中 , 他虽然没有立刻死亡 , 但最终还是因为伤势恶化而在第二年春天去世 。 纵观两起事件 , 一个普通社会人员能够毫不费力地与政府领导人产生接触 , 甚至直接上刀枪 , 让这个公共空间爆发了更多公共性质的事件 。
这也更符合本书书名的日文直译:“车站的社会史” 。 说是讲车站 , 但实际上却在讲述车站里面的各色人等 , 讲述他们在车站里面发生的故事 , 讲述这些故事交织出来的社会 。
客货分离:旅客始终不同于货物
所谓客货分离 , 顾名思义 , 就是每一个车站只接待旅客(客运站)或货物(货运站) , 建立两套不同的运输系统 , 提高客货运输效率 。
如果铁路网规模和运输规模不够大 , 那么搞一个单独的客运站或货运站就不太值 。 正如本书所言 , 日本铁路建设初期 , 大多数铁路车站都是客货混用的 。 但进入20世纪 , 旅客、货物越来越多 , 按照本书数据 , 大阪站从1898年的每日乘降1400人 , 到1920年暴增至每日5万人量级 , 1935年更是增加至10万人量级 。 如此一来 , 铁路运输效率需要提升 , 大众媒体的诞生也让日本舆论更加关注铁路乘车舒适度 , 那么客货分离便是必不可少的一步了 。
空间|构筑公共空间:车站如何引领日本公共意识的苏醒?
文章图片

日本电影《车站》剧照 。
更重要的是 , 旅客与货物对于车站的需求、为车站带来的影响都完全不同 。 自古以来 , 能够聚集人的地方都天然是商业中心 , 古代比如寺庙门口 , 近代以后便是铁路车站 , 繁杂的客流只要稍加调整就能变成丰富的现金流 , 这自然需要车站有着更便捷、更人性化的服务考量 , 客运站的土地价格也会节节提升 。 但是 , 土地价格的提升对于货物运输绝对是个坏消息 , 毕竟货运要的就是尽可能降低成本 , 所以货运站的确不需要多么人性化的服务体验 , 但却更倾向于建设在无人途经之地 , 毕竟越偏僻、地价就越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