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文化遗址富集量大的河南、陕西等省份 , 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数量也较多 。从入选类型上看 , 城址、建筑遗址及聚落址、洞穴遗址等类型项目占到全部总量的六成以上 , 墓葬类项目占比28%;水下遗址、陶瓷窑址、作坊遗址、矿冶遗址等项目占比8% 。
本文图片
自1996年第四批国保单位公布开始至2019年第八批国保单位公布 , “十大发现”的重要价值一直得到国保单位评选工作的充分肯定 。 在不同评选年度入选“十大发现”并在随后的国保单位遴选中被公布为“国保”的项目占了很大比例 。
本文图片
从“十大发现”入选地区的逐年分布来看 , 西北、西南地区增幅较大 。 华东、华中地区多年以来入选项目数量稳定增长 , 每年均有两处以上项目入选 , 截至目前分别达到了86项和74项 。
本文图片
与30年前相比 , 中国当代考古技术也有长足进步 。 入选2021年度“十大发现”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 , 在考古提取和文物保护中应用了大量新科技手段 。
本文图片
2021年度“十大发现”的入选项目时间跨度长达13万年 。考古人员在四川稻城皮洛遗址7个连续的文化层内 , 共出土7000余件石制品 , 地表采集3000余件 , 说明远古人类在此地的活动频率和强度非常高 , 改变了人们以往认知 。
近日 ,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以下简称“十大发现”)发布 ,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陕西西安江村大墓等10个项目入选 。
【中华文明|勾勒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30余年来 , 例行发布的“十大发现”提供了丰富的考古成果 , 使人们得以不断深入了解人类和文明起源过程 , 特别是更深刻把握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 。
“十大发现”
描绘文明发展史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推介活动始于1991年 。 由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会每年选出上一年度的“十大发现” 。 目前已经有320项考古发现入选 。 这些项目遍及祖国大江南北 , 涉及绵延悠久的人类文明发展过程 , 呈现了丰富多样的考古类型 。
2022年4月22日 , 国家文物局印发《“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 , 明确新时代中国考古工作发展的目标 , 将“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考古中国’重大项目”等列为主要任务 。 长期以来 ,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通过年度评选推介 , 展示了令人信服的研究成就 。 比如 , 湖北沙洋城河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山西闻喜酒务头商代墓地、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等入选项目 , 均科学阐释了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形成、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和发展、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重要地位等关键问题 , 揭示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形成与发展过程 。
重大考古项目
豫陕富集不断延展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 。 从分布区位来看 , 从我国领土东端的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2019年入选)到西端的新疆阿敦乔鲁遗址与墓地(2012年入选)、西藏札达桑达隆果墓地(2020年入选)以及南端的海南史前遗存 , 重大考古项目在我国有着广泛分布 。
- |黄镇山:中国万年玉器文明小南山
- |一古老文明,龙图腾、用方块字,专家推测:他们是华夏文明的后人
- |悦目赏心分享:《华夏之华——山西古代文明精粹特展》青铜艺术之五
- 时代华章|第四届福建省“读中华经典 颂时代华章”诵读比赛启动
- 后土|运城万荣线上举行“2022万荣·中华后土文化论坛”
- 日本人|日本人终于良心发现!有识之士策划归还侵华战争时抢走的中华文物
- 世界读书日|4·23世界读书日,全城共读《中华洛阳》共享文化盛宴
- 文明|(新华国际时评)阅读无疆界 书香满人间
- 中华|“舞出”感人故事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 李密|中国青年报推出“中华民族读书典故”系列数字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