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和乔峰谁才是真正的侠之大者

萧峰和郭靖都是金庸笔下的人物,他们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都会降龙十八掌(新修版萧峰是降龙廿八掌 , 后来简化为降龙十八掌);都和丐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萧峰是丐帮的前任帮主,郭靖的妻子黄蓉做过一段时间丐帮帮主 , 后来其女婿耶律齐也做了丐帮帮主;而且他们都是儒家意义上的侠,有一颗仁爱而充满正义感的心 。但要比较这二人谁更像侠之大者,这就要从金庸创作的年代和他们二人所处的环境来说了 。
《射雕英雄传》成书于1957~1959年,当时新中国刚成立没多久 。在这之前 , 中国刚摆脱了一百多年遭受列强侵略的屈辱历史,而香港还未回归 。因此,当时国家的民族主义高涨,特别是金庸生长在民国亲眼目睹过国家落后、经历过战争,后来又生活在殖民统治下 , 对此感受更是深刻 。所以,他早期的小说里充满了民族主义色彩,融入了大量的抗击外族侵略的元素,像早期的《书剑恩仇录》、《碧血剑》、《雪山飞狐》等作品都是如此 。

郭靖和乔峰谁才是真正的侠之大者

文章插图
郭靖生长在宋金对抗的年代 , 金朝灭亡后,南宋又时常面临着蒙古侵犯的威胁 。他的爱国主义情感非常强烈 , 亲眼目睹金朝和蒙古的强势,南宋的软弱,以及金朝和蒙古得统治者是如何残害汉人子民的 。所以当金朝对南宋图谋不轨时,他会立刻去阻止,不让《武穆遗书》落到金人的手里;当蒙古率军攻打南宋时,就毅然和黄蓉担起守襄阳城的责任 。

郭靖和乔峰谁才是真正的侠之大者

文章插图
在《神雕侠侣》中,郭靖对杨过说过这样的话:
“我辈练功学武,所为何事?行侠仗义、济人困厄固然乃是本份,但这只是侠之小者 。江湖上所以尊称我一声‘郭大侠’ , 实因敬我为国为民、奋不顾身的助守襄阳 。然我才力有限 , 不能为民解困 , 实在愧当‘大侠’两字 。你聪明智慧过我十倍 , 将来成就定然远胜于我 , 这是不消说的 。只盼你心头牢牢记着‘为 国为民,侠之大者’这八个字,日后名扬天下,成为受万民敬仰的真正大侠 。”
可见,金庸给出的真正的大侠定义是:不仅要做到 “行侠仗义、济人困厄”,还要做到为国为民尽自己的力量 。
然而金庸不是一个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这在他比较早期的作品中就可以看出来 。比如《神雕侠侣》中的耶律齐是契丹人,父亲是耶律楚材,曾经做过蒙古的官,还是把他们塑造成了正面人物,并且后来耶律齐还成为郭靖的乘龙快婿,当上丐帮帮主 , 担起守襄阳城,抗击蒙古侵略的重担来 。
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庸在小说创作中的民族主义色彩越来越弱,而是更多的描写人性的善恶挣扎,人生的悲苦喜乐等 。《天龙八部》写于1963~1966年,属于他比较后期的作品,相对于射雕英雄传中的抗击外族侵犯主题,更多的是描写众生皆苦 。

郭靖和乔峰谁才是真正的侠之大者

文章插图
萧峰是契丹人,然而从小在中原长大,还坐上了中原武林第一大帮丐帮帮主的宝座 , 到32岁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身世 。身世被揭露后,经过一系列事情他在辽国又做了南院大王 。辽国皇帝耶律洪基要攻打大宋,但是他在大宋长大,不想大宋子民因此生灵涂炭,也不想辽国因此劳民伤财,迫于无奈只好劫持耶律洪基逼他承诺不再攻打大宋,结果因为忠义不能两全而自杀 。
由此看来,萧峰是想宋辽两国万民免于战火,似乎他的侠义之道的境界更高一些 。而郭靖只是想抵挡蒙古来犯,保住汉人的江山,让汉人不受外族压迫,境界似乎低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