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场|郭心怡:登台与换场

换场|郭心怡:登台与换场
文章图片

郭心怡 , 豪瑟沃斯亚洲区管理合伙人 , 曾任佳士得拍卖行二十及二十一世纪艺术部亚太区董事、佳士得美术学院亚洲区总监 , 她也是国际拍卖行首位华人女性拍卖官 。 2018年 , 她以4.636亿港元的成交价拍出苏轼《木石图》 , 创下佳士得亚洲区最高价艺术品拍卖纪录 。 她毕业于哈佛大学 , 取得历史与文学学士学位 , 随后于斯坦福大学商学院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取得双硕士学位 。
郭心怡 , 一个值得谈论的名字 。 距离她在英国伦敦南肯辛顿小拍场第一次举槌 , 过去了13年 。 作为国际拍卖行第一位华人女性拍卖官 , 她重新定义了女性站在拍卖台的意义 。 纵观国际拍卖行逾两百年的历史 , 人们崇尚经验与权威 , 主宰拍卖台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男性面孔 , 她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局面 , 郭心怡和紧随其步伐的女性拍卖官们为拍卖台带来轻盈又不失胆识的能量 。
2022年2月 , 一份公开的人事任命宣布郭心怡转战画廊巨头豪瑟沃斯(Hauser & Wirth) , 从国际拍卖行到画廊 , 重新开辟职场领地 , 对郭心怡来说意味着什么?她热衷逛展览 , 收藏常玉的画 , 为孩子在睡前朗读艺术书籍 , 认定万物皆可聊艺术 。 艺术的世界里仍有哪些绝对的 , 令她无从抗拒的美?M.C.专访了即将上任的郭心怡 , 听她讲述与艺术交手十余载的探索与好奇 。
换场|郭心怡:登台与换场
文章图片

连身裙HOBBS LONDON
【换场|郭心怡:登台与换场】接到猎头的电话 , 郭心怡闪过的第一个念头是 , “为什么不呢?”抛来橄榄枝的是负有盛名的国际画廊豪瑟沃斯 , 这间从瑞士小镇起步的家族画廊在过去30年间势头迅猛 , 它代理了全球众多优秀的艺术家 , 以艺术为圆心多领域深耕 , 先锋、纯粹甚至不计成本地扩宽公众对画廊的认知 , 他们相中了郭心怡 。
这并非是从天而降的运气 , 准确来说 , 是经年累月积攒的经验迎来了这次机会的降临 。 郭心怡按捺不住好奇 , 思忖再三 , 决定接过橄榄枝 。 “我在佳士得工作15年 , 每一年春拍、秋拍无限循环 。 我从没有做过一级市场 , 也没有试过与艺术家建立亲密的合作 , 有时候 , 我会好奇与艺术相关的其他工作将会是怎样的?”
她从小的志愿是成为作家或当个老师 。 十八岁进入哈佛大学 , 上过的第一门课——19世纪欧洲艺术史成了她的艺术启蒙课 。 她从新古典主义艺术学到了后印象派 , 接受了专业系统的美学训练 。 闲暇时间 , 她游走在波士顿众多博物馆观看绘画、雕塑、器物 , 艺术的种子在不知不觉的熏陶中开始深埋 。 2002年 , 毕业生郭心怡面临择业 , 她和身边的同龄人一样 , 投身人人艳羡的华尔街 , 担任高盛(Goldman Sachs)证券分析师 , 研究时兴的电子商务 , 彼时亚马逊、eBay刚冒出头来 。 倘若按照职业路径顺势发展 , 今天郭心怡的故事或许会变成一个金融巨头幕后操盘手的精英故事 , 然而 , 她在一年后找到内心真正所爱 , 决定将艺术作为终生职业 。 “从哈佛去华尔街 , 那时候像所有的年轻人一样 , 不太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 大家跑去华尔街 , 我也跟着去 , 就像凑热闹 。 凑了一下热闹 , 发现这完全不是我想做的东西 。 ”
于是 , 她前往曼哈顿那间世界颇具盛名的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任职 , 开始了艺术的首次探险 。 博物馆近300万件藏品无声讲述了时间的故事 , 她仿佛纵身在一个巨大而繁复的艺术盒子里 , 看得眼花缭乱沉醉其中 。 一次采访中 , 郭心怡说 , “艺术让我拥有终身学习的美妙体验 , 永远有无尽的新知让我去探索” 。 过往那些深深浅浅的光景 , 无论是进入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继续艺术深造 , 或决定以拍卖行为入口踏向艺术圈 , 每每回忆起来 , 令郭心怡欢喜的大多与艺术有关 。 从那时候起 , 艺术逐渐成为了她看待世界的度量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