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画|成县黄渚太山史前神话题材岩画及符号文字考( 四 )


岩画|成县黄渚太山史前神话题材岩画及符号文字考
本文图片

图20:巫形图
岩画|成县黄渚太山史前神话题材岩画及符号文字考
本文图片

图21:觋形图
图20、21为巫、觋图 。 巫者体形象甲骨“文”字 , 尖顶长发 , 双手紧握 , 呈惊呆状 。 男觋小头无饰物 , 宽胸细腿 , 呈侧身拉扯巫作奔跑状 。 巫觋岩画与以上二则神话无关 , 但与成县古氐羌民族的早期神话“无弋爰剑和劓女”情景相投 。 《后汉书·西羌传》载:“羌无弋爰剑者 , 秦厉公时为秦所拘执 , 以为奴隶 。 不知剑何戎之别也 。 后得亡归 , 而秦人追之急 , 藏于岩穴中得免 。 羌人云:‘爰剑初藏洞穴 , 秦人焚之 , 有景象如虎 , 为其蔽火 , 得以不死 。 既出 , 又与劓女遇与野 , 遂为夫妇 。 女耻其状 , 被发覆面 。 羌人因以为俗 , 遂俱亡入三河间 。 ’诸羌见爰剑被焚不死 , 怪其神 , 共畏事之 , 推以为豪 。 ” , “女耻其状 , 被发覆面 。 羌人因以为俗” 。 (注:赵逵夫:《三目神与氐族渊源》文史出版社 , 1997年6月)羌人称奴隶为“无弋” , 称首领“爰剑” , 故称“无弋爰剑” 。 爰剑在秦为奴时学会诸多农业技术 , 逃亡遇险时为一虎形怪兽遮蔽烈焰相救 , 神助为豪 , 其子孙自成部落 , 居白龙江流域 , 成为甘青及迭部境内羌族的重要组成部分 。 巫觋二图可能为氐羌先民为祭祀其祖爰剑者 , 在古祭祀之地祭祀时凿刻的岩画 。
以上三则神话 , 作为史前神话的重要内容 , 将其镌刻在太山这个产金出银古祭祀之地 , 从各种角度分析 , 都符合史前文化特征 。
陇南成县黄渚
甘肃陇南市成县黄渚镇为历史文化古镇 , 以名列全国第二的铅锌矿闻名遐迩 。 黄渚关尚存一通镌刻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的《保釐永思碑》 , 记述了成县知县高如菘采冶银矿和平息争矿械斗的历史 。 黄渚采冶金、银、铜、锡、铁由来已久 。 特别是有名的西城矿田富含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黝铜矿、斑铜矿等 , 以成县黄渚为中心的两当、徽县、西和、文县等地的岩金、沙金广布西汉水、白龙江、白水江和两当东河等河谷 。 文县高楼山黄金储量被誉为亚洲之最 , 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称此地为“宝贝地带” 。 文县碧口田梁铜矿、康县阳坝铜矿、陕西宁强茅坪铜矿、徐家坪铜矿等均为大型铜矿 。 这些地方与轩辕故里天水齐寿、西周国都凤翔、秦人故地西陲、宝鸡、咸阳 , 近不足百公里 , 远仅为三四百公里 , 青铜之乡的那些青铜原料 , 出此莫属 。
【岩画|成县黄渚太山史前神话题材岩画及符号文字考】炎黄集团属于先羌族 , 为华夏族的前身 。 炎黄集团由西北向东方迁移的发展史已成为三皇学说的基本观点 , 古籍所载的轩辕国、轩辕丘、轩辕谷、姜水、涿鹿、桥山等 , 均为黄帝驻留之地 。 《国语?晋语四》曰:“黄帝以姬水成 , 炎帝以姜水成 , 故黄帝为姬 , 炎帝为姜” 。 其中的“成”字 , 就是古成州今成县“成”字之源 。 作为“宝贝地带”和祁山古道上的重要关隘 , 早期的黄帝涉此或命他人在此采铜铸鼎 , 后人续之 , 并祭祀刻画 , 留此图文 , 当属平常 。
《史记·六国年表》载:“禹兴于西羌” 。 《墨子·耕柱》中说:“昔者夏后开使蜚廉采金于山川 , 而陶铸于昆吾之墟 , ……九鼎既成 , 迁于三国 。 ”从这些记载可知 , 禹帝与秦人之祖蜚廉都有采金(铜)铸鼎的历史 , 故在秦地的史料中就留有“受天命 , 鼏宅禹賚(績)”、“继禹之迹 , 亦世赖福”“嶓冢导漾 , 东流为汉”之句 。 “嶓冢”古山名 , 现代汉语字典标注在今成县东北(注:《新华字典》第10版 , 第35页) , 即成县黄渚地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