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学者苏海洋说:“夏商西周时期 , 中原夏文化、西北的寺洼和早秦文化经天水、陇南与早蜀文明发生了密切联系 。 春秋战国时期 , 在区域交通的基础上 , 文化传播路线形成了川蜀经陇南、天水经中亚、西亚、北亚地区联通的国际贸易通道 。 ”(注:苏海洋、雍际春:《从考古看丝绸之路祁山道的形成》 , 《丝绸之路》 , 2009年第4期)“正是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 , 使陇南社会文化形成了鲜明的边缘性和多元化特色 。 既有古代氐、羌、藏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 , 又有秦文化和巴蜀文化的大交汇 。 ”(注:刘吉平:《氐羌遗风:陕甘川毗邻地域的祀神美术的文化渊源》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 2015年第4期 , 第11页)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和试读 , 初步认定甘肃陇南成县黄渚太山岩画 , 是以“黄帝鼎成乘龙”、“禹母吞薏珠生禹”、“无弋爰剑和劓女”三则神话故事为题材的祭祀性岩画 , 并伴随采矿铸造业的持续发展逐渐形成了集符号、古文字、今文字为一体的岩画 。
作为多民族、多文化交汇地带和资源富庶之地的陇南成县 , 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依据"中国地名文化遗产鉴定标准体系"和"地名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对象鉴定标准" , 在中国现存的800多个上千年的古县中 , 优选出的100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地名文化内涵丰富的"千年古县"之一 。 在这个区域发现神话题材的岩画与上古代当地民族神话故事相符 , 应该得到有关专家和学者的重视 。 同时 , 这幅岩画对文字书法学、美术学、神话学、民族学和宗教学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
(作者系职业警察 , 全国公安文联书法家协会理事、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四届简牍委员会委员、陇南成县政协文史撰稿员 。 )
- 岩画|青海囊谦扎吉大峡谷首次发现岩画及摩崖石刻遗存
- 岩画|春日内蒙古 | 刻在石壁上的史记 藏在深山里的宝藏
- |“蚂拐”是什么?左江花山岩画有哪些文化内涵?戳进来你就懂了
- |玉树发现通天河流域 体量最大凹穴岩画群
- 岩画|温州大罗山首次发现古越人岩画,专家初步推断距今5000余年
- 岩画|温州大罗山首次发现古越人岩画 专家初步推断距今5000余年
- 凹穴岩画|青海玉树发现通天河流域最大凹穴岩画群
- 手印岩画|西班牙洞穴惊现2万年前手印岩画,四分之一竟是少年儿童绘制
- 岩画|比较视野下的云阳大梁岩画
- |海南首次发现古代岩画遗存!形象、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