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将新火试新茶:王旭烽写“茶人三部曲”新篇( 二 )


|且将新火试新茶:王旭烽写“茶人三部曲”新篇
本文图片

王旭烽 生于1955年 , 现为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科带头人 , 代表作“茶人三部曲”2000年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 。
历史风浪中的恒常生活
书名“望江南” , 取自苏轼的词《望江南·超然台作》 。 “江南”在中国人心中 , 早已从地理概念升华为文化想象 。 自唐以来 , 江南便是茶叶的重要产地 , 自有题中之意 , 何况词中有“休对故人思故国 , 且将新火试新茶 , 诗酒趁年华”的名句 。 但令王旭烽从中汲取灵感的 , 却并非仅仅是“江南”和“新茶” , 而是这句诗背后隐含的深意 。 她解释 , 苏轼这句诗并不是说要将故人、故国主动忘记 , 而是说可以暂且不要挂在心上思念 , 寒食节停火三日后燃起新火 , 此时新茶也下来了 , 那么就趁此时机尝尝 。 所谓“诗酒趁年华” , 便是说我们要生活在当下、此刻 , 从当下去领略积极的生活 。
王旭烽说 , 这也是她在《望江南》中想表达的一个主题 。 新中国成立前后 , 风云变幻 , 作为工商业之家的杭家随着时代潮流起伏 , 有发展、光荣也有挫折、冲击 , 但如果一直停在原处 , 在接连的运动中裹足不前 , 情绪始终处于大开大合的状态 , 那么每年的新茶下来了 , 就没有心思去炒制 , 更没有办法去过好日常的生活 。 “把当下眼前的生活忘了 , 这肯定不是积极的状态 。 要在那么一个激荡的时代发展下去 , 就一定需要去领略时代所给予的日常生活的美感 。 ”
小说中 , 尽管杭家也随着时代车轮向前行进 , 比如参与了公私合营改造、男主人公杭嘉和的义子杭方越参加了抗美援朝、城里开展大跃进和“反右”斗争等 , 但正如王旭烽所说 , 《望江南》中更主要、也给人印象更深的篇幅 , 依然是杭家的日常生活和交谈 。 无论是杭嘉和给外甥、烈士遗孤林忘忧传授传统制茶的精细工艺 , 还是全家在困难的年月里团聚在一起祝贺晚辈新婚、一件一件欣赏各人相赠的珍贵精美礼物 , 都充满了日常和大家庭的温情 , 还有未被中断的中国传统文化所赋予的温润美感 。 哪怕是形势危急之际 , 全家也会惦记在凉水里浸一个西瓜来吃 。 这些 , 正是苏轼词中所指的“且将新火试新茶” 。 因此 , 尽管大风大浪不断 , 但这些连绵的日常细节会让人意识到 , 一切都是暂时的 , 只是生活才是永恒 。
在前不久召开的《望江南》研讨会上 ,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提到 , 小说展现了一种“恒常的中国精神” , 王旭烽领会到其中的微言大义:“那个年月大事件太多了 , 如果把时代政治单拎出来写 , 每个环节都会很激烈 , 但若将它们放入日常生活当中去 , 就会化解这种激烈 。 就像一块肉切开来 , 里面有骨头、有皮、有肉、有脂肪 , 而不是单单一根骨头杵在那里 。 ”她希望呈现的“骨肉” , 正是历史的整体进程与精神 , 和生活在历史中的人的真实生活与复杂人性 。
|且将新火试新茶:王旭烽写“茶人三部曲”新篇
本文图片

宋徽宗赵佶《文会图》
茶是一种精神饮品
如同“茶人三部曲” , 贯穿《望江南》一书最重要的 , 依然是茶与茶人 。 对杭家人来说 , 茶是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从种茶、采茶、制茶到开茶庄卖茶、品茶 , 茶不仅是家中的经济来源 , 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 更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纽带 。 无论发生了什么激烈的事情 , 人们都能围坐下来 , 在一壶茶的温热中延续岁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