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将新火试新茶:王旭烽写“茶人三部曲”新篇

杂花生树 , 草长莺飞 , 波光潋滟 , 正是春日杭州的好风景 。 随着刚刚过去不久的谷雨节气 , 今年的雨前龙井新茶也被采摘下来 , 送去千家 , 沃入水中 , 化作一杯沁人心脾的澄碧清茶 。 杭州女作家王旭烽新出版的小说《望江南》也像这一杯龙井 , 封面上铺展开层层叠叠深浅不一的绿 , 宛若一个江南春天 。
《望江南》是王旭烽继世纪之交获茅盾文学奖的“茶人三部曲”后 , 继续讲述江南制茶世家杭家的“新”故事——更确切地说 , 是上承第一、二部《南方有嘉木》和《不夜之侯》 , 下接第三部《筑草为城》 , 以杭家第三代长孙杭嘉和为中心 , 补入的从1945年至1965年的杭家故事 。 和当时所有在大时代中沉浮的中国人一样 , 杭家迎来了抗战胜利、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社会主义改造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 , 同时依然执着于传统茶业的继承发扬 。 “茶人”系列是时代长卷式的大河作品 , 既有风云激荡的家国情怀 , 又以缱绻之笔描绘了杭州当地的江南人文风物 , 曾让许多读者流连忘返 , 没想到二十年后还有“新番” , 着实令人惊喜 。 最近 , 书乡对王旭烽进行了专访 。
|且将新火试新茶:王旭烽写“茶人三部曲”新篇
本文图片

“茶人”二十年后迎来新篇
二十多年前接连出版的“茶人三部曲” , 至今仍是许多读者的心头好 。 这三部是按时间顺序写作和出版的:第一部《南方有嘉木》讲述的是江南杭家从清末到第一次国民革命之间的故事 , 以杭九斋、杭天醉父子为中心;第二部《不夜之侯》叙述了杭家在抗日战争中的经历;第三部《筑草为城》则一转至上世纪七十年代 , 讲述了杭家第四代在“文革”及迎来改革开放后的故事 。 因此从写作时间上来说 , 《望江南》是最晚的 , 但从真正的叙事时间来看 , 其实是这系列的第三部 , 从抗战胜利叙至“文革”前夕 。 这也是很多人首先好奇之处 , 为什么王旭烽会在二十年后 , 来“续写”这个故事呢?
其实并不能算“续写” , 说“补写”也不太全面 , 用王旭烽的话说 , 应该是“嵌入” 。 她坦承 , 原本的确是计划按时间顺序 , 写完第二部《不夜之侯》后接着写的 , 甚至还写了有三万字 , 但写着写着 , 发现自己对新中国成立后联翩发生的事件、运动及有关茶的历史 , 缺乏像此前时期的深入了解 , 而且 , 对如何去认识那样一个翻天覆地的宏大时代没有把握 。 但出于作家的本心 , 她却又不想草草翻过篇 , 便先搁置下来 , 转而提笔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她有了亲身经历的历史时段 。
直到2013年 , 写作才重启了 。 这期间 , 王旭烽从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调入浙江省作协 , 又调入浙江农林大学 , 专业从事茶文化研究多年 , 从一个作家成为学者 , 对当代茶史有了更丰富资料的掌握和钻研 。 这些 , 后来都反映到《望江南》的文本创作中 , 为其输入了深厚的知识文化底蕴 。 因此 , 《望江南》不仅是一部反映大时代的文学作品 , 也是一部温润厚重的茶文化、中国文化之书 , 阅读过程始终伴随着茶的清香之气 。
决定写时 , 已距前作过了十多年 , 王旭烽觉得时间倏地紧迫起来了 , “想趁现在身体还能够支撑赶紧写 , 因为长篇是要花力气的 , 时间一长 , 最后写不动了就不好办了” 。 她估计得没错——从那时写起 , 其间不断推倒重来数次 , 到今年正式出版 , 竟过了将近十年 。 为这系列画上了圆满句点的 , 除了对茶人精神的坚持 , 还有在二十多年中 , 王旭烽所寻觅到的认识和把握近现代中国历史的线索:“没有一个时代是割裂的单元 , 所有一切都将回归到历史长河中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