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长城下的现代“边民”( 二 )


本文图片

|辽东长城下的现代“边民”
本文图片

|辽东长城下的现代“边民”
本文图片

|辽东长城下的现代“边民”
本文图片

|辽东长城下的现代“边民”
本文图片

|辽东长城下的现代“边民”
本文图片

|辽东长城下的现代“边民”
本文图片

丹东市石柱子村的“石柱参”相传在明代由山东人栽培出来 。 七位老翁行至边地深山寻找野山参 , 发现一片生长年久的人参 , 将老参带走 , 幼参与参籽就地栽种 , 并立一石柱作为标记 , 往后数年 , 他们不断重返此地 , 逐渐栽培出独有的人参品种“石柱参” 。 像关胜军家这样的养参家庭 , 在这片贫瘠陡峭、难以栽种粮食的地方 , 靠着“石柱参”过上了优渥的生活 。
佟荣厚的祖上则从北地南下入关 。 佟家属于满族正白第一旗 , 祖先常寿曾官至青海办事大臣、盛京户部主事 , 自常寿以下 , 佟荣厚是第十代传承人 , 他今年77岁 。 虽然佟家已经南迁北镇市 , 但依旧保留着满族的祭祖风俗“拜影” , 每逢春节 , 族人都会将常寿等祖宗的画像“请”出来祭拜 , 男人跪下磕头 , 女人抹鬓角 。 最多时 , 一年祭拜的人数超过一千人 , 他们还有着强烈的家族归属感和凝聚力 。
如今 , 辽东边早已失去了防御的历史地位 , 新的边界在城乡之间矗立 , 像南北两地的融合一样 , 城乡之间也在融合与转变 。
住在黑山县四台子村的杨德山、王凤芹夫妇曾是辽沈战役的亲历者 , 他们的院子就在黑山阻击战战场正北方一百米处 。 杨德山为解放军做向导、抬担架抢救伤员 , 王凤芹则在家照顾七名伤员 。 解放后 , 杨德山先后担任了生产队队长和村支部书记 , 见证了四台子村从粮食歉收 , 到种高产粮食、经济作物 , 再到农业机械化的变迁 。 他重视教育 , 五个儿女全部通过高考 , 脱离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 变成了城里人 。
|辽东长城下的现代“边民”
本文图片

|辽东长城下的现代“边民”
本文图片

|辽东长城下的现代“边民”
本文图片

|辽东长城下的现代“边民”
本文图片

|辽东长城下的现代“边民”
本文图片

|辽东长城下的现代“边民”
本文图片

|辽东长城下的现代“边民”
本文图片

|辽东长城下的现代“边民”
本文图片

乡村厨师杨桂华的生意受到了城里饭店的冲击 , 以前她只需要拎个炒勺上门做饭 , 其余宴席物品和人工均由主家安排 。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 人们更倾向于更为便捷的餐饮服务 。 2019年 , 她决定进行“产业升级” , 花1.7万购置了庆典礼棚 , 雇佣了五名服务人员 , 组建起一条龙服务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