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同是半壁江山,划江而治,南宋持久坚挺的享国125年,而南明却勉力维持了不到40年便灰飞湮灭,究竟是为何?条件不一样,得出的结果当然不一样,退一步讲,即使条件一样,得出的结果也未必一样 , 历史是不可复制的 。南宋和南明之所以结局大不相同,我认为主要是以下几点原因所致 。

文章插图
第一 , “靖康之变”后 , 金人掳走二帝 , 将一众皇室宗亲几乎屠戮殆尽,只有赵构在外公干,才幸免于难 。赵构是宋徽宗第九子,名正言顺的皇亲直系血统 , 所以推举他为帝,正统性和合法性不容置疑 。“靖康之变”,亘古未有,但最高权力的过渡却颇为顺利 , 赵构是南宋皇帝唯一的选项,时势使然,万众归心,没什么可争论的 。
南明就不同了,崇祯煤山自缢后,几个儿子下落不明,旁系血统几个王爷先后称帝,内部争权夺利,各自为政,群龙无首 。窝里斗大大削弱了抗清的实力,无法拧成一股绳进行统一的抗争 。
【南明不如南宋 为什么南宋能维持而南明不行】第二,“靖康之变”中,金人对宋朝实施的手段就是屠杀和抢掠 , 他们攻陷京师,装载了满满的战利品,扶植了张昌邦伪政权后便扬长而去 。说白了,金国似乎心满意足了,他们认为掳走二帝就是灭亡了宋朝,实则并未动摇宋朝的统治根基,江南大片领土的百姓心向赵宋 , 对金国的异族入侵深恶痛绝 。

文章插图
反观满清对南明的手段,那就是往死里打 , 让其永世不得翻身的节奏了 。满清的终极目标就是彻底荡平明朝残余势力,问鼎中原,一统天下 。所以 , 满清一定会对南明穷追猛打 , 绝不会给残余势力死灰复燃的机会 。南明永历帝逃到了缅甸,满清依然不依不饶 , 派吴三桂兵发缅甸,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抓住永历帝,斩草除根 , 永绝后患 。所以,对比金国对宋朝的战略态度和满清对明朝的战略态度不难得知 , 南明小朝廷是长久不了的 。
第三,金国入侵之时,宋朝并无农民起义,江南地区人口众多,生活还算富庶,自身根基比较稳固 。可明朝末年是个什么形势呢?外有满清虎视眈眈,内有各地农民起义军纷纷作乱,光李自成和张献忠就够明朝喝一壶的 , 如此内忧外患,明朝早已疲于应付,风雨飘?。?大厦将倾 。
到南明之时 , 由于连年战乱 , 江南地区人口锐减,民不聊生,对战争深恶痛绝 , 恨之入骨 。所以,南明即使是汉人正统,也得不到民心支持 , 不管鞑子还是汉人,百姓只希望天下尽快一统,结束连年的动乱纷争 。

文章插图
第四,“靖康之变”时,当时金国的后方还盘踞着一只猛虎,那就是蒙古 。我一直认为,这个后顾之忧导致金国投鼠忌器,不敢长驱直入彻底扫清江南一切反抗势力,从而在根本上灭亡宋朝 。因为一旦蒙古在后方戳金国一刀子,金国就有可能陷入双线作战的泥潭,到时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
满清完全没有这个顾虑,吴三桂开关投降,正中满清下怀,以吴三桂为先锋充当炮灰,先灭李自成等农民起义军 , 后灭南明,坐收渔利 。可以说,当时的满清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先机,如此时势造就,南明小朝廷能撑到几时?
- 推荐一本书 100 读一百本书不如把一本书读一百遍
- 读书真的无用吗议论文 读书不如打工
- 形容星星少的成语
- 历史对宋仁宗评价
- 秃顶还不如直接剃光头 为什么秃顶的人宁愿留一圈头发也不愿意推光头?
-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名词解释 宋代四大诗人是指
-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
- 为什么年轻人离不开奶茶 生活太苦不如来点甜味
- 老公和前任联系怎么处理 不如试试这几招
- 庄子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怎么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