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桂梅|四海文心 留住北大中文系的魂儿( 三 )


北大中文系发展的历史 , 也是一代一代人传承的历史 , 通过“人”去了解学科建制的历史和学科特色的传承 , 把各专业方向、不同代际的老师和学生联系起来 , 正是38位学人访谈的意义所在 。 “传统只有讲出来了 , 才能够成为自觉意识 。 ”贺桂梅说 , “而年轻学生们通过采访老师 , 了解学科的历史 , 感受到自己与学科的关系 , 就可以自主定位和继续推进 。 创新也由此而来 。 ”
内外结合 , 是学术研究的根基
从本科三四年级到研究生阶段 , 是贺桂梅从文学爱好者向文学研究者转变的时段 。 “学习了现当代文学史及一些文学理论后 , 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专业研究 。 ”
1994年 , 贺桂梅开始发表专业论文 , 那时她还是大四学生 , 发表的是一篇作业 , 推荐者是她的老师张颐武 。 从那篇文章到现在 , 近三十个年头过去了 。 贺桂梅感慨 ,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专业研究是对文学爱好的否定 , 但通过不断深入问题的内里 , 激发写作动力 , 就渐渐把客观严谨的学术研究和个人的内在精神诉求结合了起来 。
贺桂梅回忆 , 最早发表的论文多是关于“80年代小说反思”的 , 她不自觉地反思自身的浪漫气质 。 1994年 , 她参与到女性文学研究 , 1995年世妇会等热潮成为她研究的外在动力 , 而内在的性别意识也开始觉醒 。 “我由此知道一个女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困惑可以通过学术方式去解决 , 当时感觉特别兴奋 。 ”那时 , 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好几位教授 , 如戴锦华、夏晓虹、张京媛 , 都开设有女性话题课程 。
贺桂梅研究当代中国的五本专著 , 将当代中国分为五个时段进行专题式讨论 。 反思这些研究 , 她发现和她一样 , 上世纪90年代在大学里读书的一批人 , 面对的首要学术问题就是知识界论战 , 对贺桂梅影响最大的是左右之争 。 她在这种争论背景下的持续思考 , 转化为自己的基本问题意识 , 也变成了她学术研究的动力 。
“个人动力是学术研究的一个前提 , 它关联到很多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和历史语境 。 我做的是文学 , 就跟情感等方面关联比较紧 。 ”她曾经设想自己的同龄人如果做语言学研究 , 该如何将个人放进研究中?她找到的答案是:与前辈对话 , 跟自己学科的历史对话 。
“成熟研究者的学术工作 , 不能单依靠外在力量的推动 , 而主要靠自己认识外部世界 , 再挖掘出内在的热情 。 ”这样的内外结合、焦点在个人的透彻结论 , 成为贺桂梅几十年学术研究的根基 。
学生的成长 , 离不开老师的培育 , 贺桂梅也是如此 。 她的叙述中总是不经意地流露出对老师的深深情意 。 她记得第一次上戴锦华老师的课 , 发现讲台上放了好几杯咖啡 , 都是学生给买的 。 “其实戴老师一个人哪里喝得了那么多 , 就是学生们表示喜欢她的心意 。 ”贺桂梅笑着说 。
贺桂梅的研究生导师是洪子诚 , 她评价洪先生是表面严肃但内心软和的人 。 他的讨论课氛围特别活跃 , 老师可以质疑学生 , 学生也可以反过来质疑老师 , 大家都是平等的 。 她用“软和”而不是“柔软”形容 , 让我觉得很是有趣 , 也仿佛在那一刹那感觉到了一丝触感 。
和老师一起吃吃喝喝是常有的事 , 贺桂梅印象最深的是谢冕、洪子诚老师主持的“批评家周末” 。 “周末本来是休息时间 , 可大家都盼着这一天的活动 。 老先生、年轻老师、博士、硕士 , 还有北大外的作家、评论家都来 , 组成一个开放讨论的空间 。 每次都有两位老先生镇场子 , 会谈许多有现实针对性的问题 。 讨论完了就去吃饭、抽烟喝酒 。 那时候谢老师开玩笑说 , 女生不抽烟不喝酒就不让毕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