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之内皆兄弟|古代思想中的天下一家

天下一家传达了中国人对于世界大同的美好祝愿 。 这一理念具有深厚的历史脉络 , 中国古代一批最杰出的思想家 , 对天下一家进行了诠释 , 为后人留下一笔丰厚遗产 。
子夏:四海之内皆兄弟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两位弟子司马牛和子夏聊天 , 司马牛面露忧愁地对子夏说:“哎 , 你们的兄弟都还健在 , 只有我的兄弟已经逝去 , 留下我孤身一人 。 ”子夏宽慰他:“虽然你的兄弟不在人世了 , 但君子持己以敬、待人以礼 , 那么四海之内皆兄弟 , 您还为没有兄弟而担心吗?”
“四海之内皆兄弟” , 这是何其宽广的胸怀 。 四海之大 , 远远超越我们日常的活动范围、我们熟悉的生活方式 , 尽管身处不同地域 , 源于不同文化 , 彼此甚至未曾谋面 , 但中国人认为可以兄弟关系视之、以兄弟之情待之 。 这是中国人朴素而美好的善意 , 这种善意生发于对血缘、亲情与家庭的高度重视与尊崇 , 并拓展到家庭之外 , 延伸到社会以及更广阔的天下 。
在儒家的另外一部经典《礼记》中 , 有一篇孔子和弟子言偃参加完蜡祭(腊月举行的合祭百神的活动)后出游时的长篇对话 , 即著名的“礼运篇” 。 这是一篇讨论礼的起源、运行与作用的深奥文章 , 几千年来 , 这篇文章最受关注的部分却是其文字最简易最好懂的部分 , 这一部分展现了中国人理想中的世界是怎样的——天下为公、天下大同、天下一家 。
孔子在这篇对话中 , 首先提出“大道之行也 , 天下为公” , 描绘了大同世界的美好图景 , 这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世界 , “人不独亲其亲 , 不独子其子” , 不只是孝顺自己的父母、疼爱自己的子女 , 也能将这份爱及于他人;这是一个人人得其所的世界 , “老有所终 , 壮有所用 , 幼有所长” , 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也能得到很好的照顾 。 孔子随后揭示了大同与小康的区别 , 小康之世 , “各亲其亲 , 各子其子” , 每个人为自己的家庭幸福而努力 , 但孔子又提出“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 , 以中国为一人者 , 非意之也 , 必知其情 , 辟于其义 , 明于其利 , 达于其患 , 然后能为之” 。
如同“四海之内皆兄弟”不是一个事实判断而是一个价值判断一样 , 孔子所说的“天下一家”也不是在描述天下的实际状态 , 而是倡导一种视角、提出一种愿景 。 视角不同 , 愿景也就不同 , 当我们认为天下虽大却可以和平共处时 , 我们的一切努力也都投入在化解纷争、共促和谐上 , 而当有人认为天下虽大亦容不下与之不同的他者 , 则其努力也都投入到你死我活的争夺中 。
然而 , 要实现天下一家并非易事 , 孔子谨慎地表达对于实现天下一家的信心 。 他特别强调圣人的教化在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在他看来 , 圣人必须对于人事有细密周到的了解 , 深谙人情、人义、人利、人患 。 人情乃喜、怒、哀、惧、爱、恶、欲 , 我们今天所说的七情六欲中的七情即此;人义乃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 “讲信修睦 , 谓之人利”“争夺相杀 , 谓之人患” 。 圣人调和人情、倡导人义 , “讲信修睦 , 尚辞让 , 去争夺” , 率先做出表率 , 并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 使他人受其感召而成为具有仁爱精神的人 , 如果所有人都能做到以对待家人的态度对待他人 , 那么天下一家也就自然而然了 。
张载:民吾胞也 , 物吾与也
伟大的梦想具有超越时间的力量 , 先秦儒家提出的天下一家的理念 , 长久激荡在中国人的胸中 。 即便在儒家学说受到挑战的时代 , 天下一家的理念仍然获得肯定 。 先秦儒家长于人性论的讨论 , 却不太重视宇宙本体论的构建 , 即回答宇宙的本原是什么 , 这使得儒家学说在与其他思想潮流论战时节节败退 , 宋代兴起的理学建构出了较为精致的宇宙本体论 , 以“气”或“理”贯通宇宙、社会、自然与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