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在广东“挖”宝,他们让“不被历史关注的角落”重新被发现

南都讯 采访人员 王美苏 实习生 陈舞泓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 广州有着优越的地理条件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一直以来 , 几代广州考古工作者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 , 发现、抢救、保护了大量文物资源 。
近日 , 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博士、二级研究馆员曹劲在广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文物考古工作访谈会上表示 , 岭南曾经是一个“不被历史关注的角落” , 近几年考古工作的突破让越来越多的人更深入了解岭南的发展轨迹 。 比如磨刀山遗址的发现把岭南人类活动的历史提前了60万年 。 这些成果从实际上补充、改写了历史 , 也在不断刷新人们对于广州的认知 。
“不被历史关注的角落”
因为文物考古重新被发现
通过考古这项手艺活 , 越来越多历史相关的故事被发现 。 在1995年的一次考古工作中 , 广州市文物博物馆学会会长全洪和考古队员很快挖到了深土 , 本已经可以撤队了 , 但是大家没有放弃 , 而是选择继续勘测 , 最终在工地的另外一个方向发现了考古遗址 , 即今天的南越国王宫御花园 。 发现遗址后 , 他们马上组织邀请了许多在考古、历史、建筑等各方面的专家来论证该遗址 , 通过多方沟通把遗址保留下来 。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易西兵分享了南石头监狱遗址考古的故事 。 在当时 , 南石头监狱仅有少量的相关文献记载 , 但想到能够取得那么重大的考古发现 。 他分享道 , 在遗址现场发现炮台、围墙和井字形的牢房时 , 他仿佛跨越了时空 , 萧楚女、熊雄、刘尔崧等烈士在此处被关押、被迫害的历史在眼前变得鲜活而生动 。 他认为 , 考古发掘为后续的保护、利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无论是中古、上古 , 还是人们较熟悉的近现代重要遗址 , 都离不开考古学工作 。
2017年 ,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强禄在黄埔沙岭考古发掘工作进行到一半时 , 墓穴的发掘深度超过了一米五 。 当时他特别吃惊 , 一再确认考古坑没有被挖穿 , 这完全刷新了人们对珠三角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的认识 。
考古学|在广东“挖”宝,他们让“不被历史关注的角落”重新被发现
本文图片

南石头监狱遗址牢房建筑基址(局部) 。
“坑中保有大量富集的有机物 , 我们推测该处有早期植物遗存 。 ”紧接着 , 张强禄迅速联系了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中科院地理研究所、中科院双古所四家单位的植物考古专家 , 进行了全方位、深度的植物操作 。 果不其然 , 在黄埔沙岭遗址 , 发现了距今4400年的植物遗丛 。 “这一经历给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 也刷新了人们对广州北部早期文明发展史的认知 。 ”
“新广东人”在广东“挖”宝
鼓励更多年轻人加入文物考古行业
来自江苏、在广东生活了15年的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田野考古研究中心主任、副研究馆员刘锁强称自己为“新广东人” 。 “刚到广州工作时 , 有同学问我去广东干什么 , 觉得那里没什么好‘挖’的 。 ”刘锁强笑道 , 后来在老师的鼓励与支持下 , 他意识到广东在文物考古行业的潜力与价值 , 也为它独特的地理环境、文化特色所吸引 。
考古学|在广东“挖”宝,他们让“不被历史关注的角落”重新被发现
本文图片

磨刀山遗址发掘区 。
考古学|在广东“挖”宝,他们让“不被历史关注的角落”重新被发现
本文图片

青塘遗址地貌 。
即便如此 , 广东文物保护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 , 如在队伍建设、激励机制等方面还需要不断改进 。 曹劲分享自己从建筑学科转向考古工作而不被他人理解的故事 。 “希望能有更好的机制 , 保障并鼓励更多年轻人加入文物考古行业 , 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 ”她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