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张飞墓被发掘,出土文物揭开其真面目,颠覆了传统认知

通过《三国演义》的传播 , 大众认知里的燕人张翼德总是一副“黑衣黑马黑面目”的姿态 , 性情暴虐的他直到临终前一刻仍旧是猖狂模样 , “蜀汉五虎将”位列第二的他 , 终其一生不但莽撞暴躁 , 而且还是个有勇无谋的典型代表 。
不过这一切也终究只是书面刻画的人物形象 , 毕竟《三国演义》是“三分真七分虚”的创作背景 , 燕人张飞固然是真实历史上存在的三国名将 , 可身为一代名将的他 , 却也或多或少地被一些文人墨客给“黑化”掉了 。
民间一直以来都流传着“头葬云阳 , 身葬阆中”的说法 , 指的就是张飞当初因鞭打范疆张达而被其二人所仇恨 , 在没有办法于预期之内打造足够盔甲的前提下 , 二人被迫无奈冒死刺杀张飞 , 随后将其头颅抛入江中 , 后顺流而下飘入云阳地区遂被渔民发现 , 而此时此刻张飞的尸身还留在阆中 , 故此说法之出处 。
阆中和云阳间隔并不是很远 , 此前张飞已经在阆中地区镇守七年 , 真正历史上的张飞在镇守阆中期间 , 一直都保境安民 , 从未鱼肉乡里 。 不仅如此 , 镇守阆中期间的张飞还曾凭借着自己的忠勇谋略大败张郃 , 一时之间更是被乡里邻人传为佳话 。
因其爱民和忠勇的名声在外 , 所以民间在其死后便自发组织起来为其建立了供奉香火的宗庙 , 史称“桓侯祠” 。 而现如今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的张飞墓 , 就位于该祠堂内 。
|1985年张飞墓被发掘,出土文物揭开其真面目,颠覆了传统认知
本文图片

历经千余年的张飞墓和张飞祠曾无数次遭遇过毁坏 , 所幸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以张飞“忠勇”来教化世人 , 所以这才使得张飞墓和张飞祠能历经千余年而不衰 。
1985年 , 考虑到张飞墓毁坏的程度 , 一众专家便开启了对张飞墓的抢救性挖掘 , 而也正是因为这次挖掘而出土的文物 , 才一改大众对“文学作品上的张飞”的普遍认知 。
伴随着挖掘工程的开始 , 张飞墓内仅存的一些文物也一一被出土罗列出来 , 面对着眼前这些出土的文物 , 专家们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可思议 , 反倒是挖掘的工作人员和周围围观的一众群众却被惊得目瞪口呆 , “这墓该不会是挖错了吧?”
原来从墓中出土的全部都是清一色的成品画作和书法作品 , 难怪顿时间会颠覆大众对张飞的认知呢!正所谓“张飞穿针 , 粗中有细” , 从这些成品的书画来看 , 张飞确实不失为一个文人骚客 , 而历史上真正的张飞确实也是一名典型的文人出身 。
从出土的书法作品和碑文来看 , 张飞的书法可谓是力透纸背 , 不单单在书纸上刚劲有力 , 就连后出土的碑文也是颇见功底 。 除此之外 , 墓中还有不少“美人”绘画作品 , 当时就有不少人对此纷纷表示质疑 , “或许这些并不是张飞的亲笔 , 而是他生前收藏的 。 ”
【|1985年张飞墓被发掘,出土文物揭开其真面目,颠覆了传统认知】|1985年张飞墓被发掘,出土文物揭开其真面目,颠覆了传统认知
本文图片

对此不少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及时站出来回应 , 张飞是三国一代名将无疑 , 可他同样还是一位书画双绝的文人 。 众所周知 , 张飞出生于涿郡屠户之家不假 , 可他从小就喜爱文学 , 而且小小年纪便能超乎寻常般地识文断字 , 这是同年纪其他伙伴所不能及的 。
如此看来 , 悍将张飞倒颇具儒将风范了 。
此外专家们还在张飞墓墓壁上发现了一幅可以称之为“惊为天人”的画作 , 也就是张飞的自画像 。 画面上的张飞 , 一改普遍认知里的“豹头环眼 , 燕颔虎须” , 整个人从头到尾看起来都斯文白净 , 从外观上绝对和面如冠玉的周瑜不相上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