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泉股份有限公司|穿越394年,和老字号张小泉对话( 二 )


陈伟明对锻造剪刀 , 早已产生肌肉记忆 。 如今 , 陈伟明也带着两个徒弟 , 将这项诞生于张小泉的非遗继续传承 。 陈伟明坦言 , “师父怎么教我的 , 我就怎么教徒弟 。 大家做一把剪刀很辛苦 , 经历了70多道工序后 , 最后能不能达到开合和顺 , 最后一道环节‘拷油’非常关键 。 ”
“拷油”环节在行业内有一句俗语叫:疖老儿归总 。 意思是说前面所有工序的病疵,到此来个大聚合,锻打时的毛病、磨削口线不直、凹凸口、里口尾部不磨透、塌头、起节、圆口、侧口等毛病都将在这里集中,这就需要“拷油”师父有高超的技术,一一加以解决,最终使剪刀达到开合和顺 。
张小泉股份有限公司|穿越394年,和老字号张小泉对话
本文图片

纷繁复杂的工作 , 日复一日地持续 , 陈伟明用踏踏实实地践行 , 诠释了老匠人对张小泉的热爱 , 对非遗的坚守 。
直到今天 , 陈伟明本已经从张小泉退休3年了 , 但他仍然离不开张小泉的工厂 。 “我每天早晨5点就得起床 , 从杭州萧山乘二号线、五号线、四号线 , 倒三条地铁之后 , 坐上公司的班车 , 8点才能到工厂 。 ”
陈伟明之所以这么拼命 , 一方面是为了培养更优秀的传承人;一方面是努力兑现预定给收藏家的手工剪 。 “我和徒弟两个人配合 , 一天也只能做出一把做工精美的剪刀 。 ”
如今 , 传统手工剪已经停产数年 , 但为了更好地向消费者宣传张小泉、宣传非遗 , 年至花甲的陈伟明还是兢兢业业地坚守在工厂里淬火、打磨 。
谈到张小泉 , 陈伟明很感恩 。 “我们家六口人 , 最困难的时候 , 我成了家里的顶梁柱 , 张小泉得知我家里的困难 , 每个月除了给我发工资 , 还要多发50元钱的生活补助 , 在那个年代 , 50元钱能办好多事儿 。 ”
也正是因为公司对陈伟明师傅的支持帮助 , 让陈伟明对这段长达40年的工作无怨无悔 , 发自内心的热爱 , 成为非遗传承中最平凡的注脚 。
新张小泉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 张小泉也在经历一代代的更迭 。 从手工锻造到实现全自动化、智能化生产 , 张小泉不断地完成新旧交替 。 在张小泉的创新之路上 , 像陈伟明这样的传统手艺人成为了张小泉的产品字典 。
早在1957年 , 杭州张小泉剪刀厂成立后 , 就出现了机械弹簧锤与模板冲压逐步取代手工锻打 , 张小泉剪刀由此进入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的时代 。
彼时 , 施金水作为张小泉剪刀厂的第一批工人 , 主要负责剪刀的质量检测与技术指导 。 面对手工剪的式微 , 施金水没有落寞 , 反而感叹技术的进步让工人解放了双手 。
但这并不意味着 , 老工匠对新技术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 施金水通过自己的技术修养与积累 , 及时、准确地辨别出那些从流水线上淘汰下来的产品在哪里出了问题 , 是否需要返工或者报废 。 同时 , 他又通过对模板的不断完善与改进 , 令其在功效上尽可能接近手工制作的样式 。
不论时代如何发展 , 张小泉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核心技术 。 这既是师父施金水的使命 , 也是陈伟明的责任 。
实际上 , 陈伟明在手工剪上不断地更新技术 , 为工业化生产线的制造流程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 据陈伟明介绍 , 张小泉的剪刀有自己独特的个性 , 刀锋似尖笋、刀柄如一个浑圆的老酒坛 , 陈伟明通过不断更新技术、缩短工序 , 让张小泉剪刀的制造实现了降本增效 。
曾经一天锻造一把刀的时代仿佛还在眼前 , 可机器人全数字化生产已经照进现实 。
张小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夏乾良介绍:“在这几年来 , 我们也在思考怎么把祖上好的工艺固化下来 , 为此我们做了很大投入 , 目前已经实现了全线自动化生产 , 张小泉现在很大比例的产品 , 已经通过机器人全数字化的完成 , 这也是老字号走向新生代的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