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的谥号是褒义吗

少年英主挽狂澜,胡服骑射展雄风,一着不慎沙丘变,千载余恨空悠悠 。
——自赋诗一首
在战国中后期的历史中 , 赵国是一个重量级的国家,它武功显赫,独自对抗强秦几乎也不落下风 。阏与之战大败秦军,长平之战,力抗秦军主力,使秦军消耗过半,邯郸之战 , 连同楚国,魏国大败秦军,在秦准备灭赵时,还大败秦国,打的秦国将领逃亡他国 。
然而,这个时候,人们应该不会忘记,在阏与之战八十多年以前,赵国曾经是魏国的小弟,还被魏国打的连邯郸都丢了 。而带领赵国在短短几十年内崛起的,就是赵国历史上鼎鼎大名的武灵王——赵雍了 。
赵雍,战国时代赵国第六代国君 。谥号武灵 。

赵武灵王的谥号是褒义吗

文章插图
在中国先秦到两汉时代,谥号为两个字的不少,比如秦昭襄王,秦庄襄王,汉孝文皇帝,汉孝景皇帝等等 。但是一般都是溢美之词 。而“武灵”这两个字是什么含义呢?根据《逸周书·谥法解》:
克定祸乱曰武 。夸志多穷曰武 。
不勤成名曰灵 。乱而不损曰灵 。
总之,“武”指的是武功显赫 。这是一个褒义词 。而“灵”则是昏暗,乱政的代名词 。
那么,赵武灵王为何会有如此一个褒贬兼有的谥号呢?
首先 , 我们来看看武灵王的“武” 。
一、稳定局势 。
武灵王是赵肃侯的儿子 。赵肃侯的一生,南征北战 , 使得赵国逐渐强大起来 。但也因此让很多国家眼红 。
公元前325年 , 赵肃侯去世 。秦、齐、魏、楚、燕和中山六国国各发兵1万前往赵国,表面上参加吊唁,实际上图谋不轨 。赵国 , 到了生死存亡时刻 。
在这个危急关头,赵武灵王迅速进行全国总动员,命令军队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联合韩国和宋国 , 牵制秦国 , 魏国和齐国,贿赂越王无疆,娄烦王 。使得燕国,楚国注意力被转移到越国和娄烦去了 。
接着,赵武灵王勒令参加各国军队不得进入赵国国境,否则视为侵略 。只许五国使者携带各国国君的吊唁之物入境,由赵国负责接待的大臣将他们直接送往邯郸 。五国见状 , 打消了占赵国便宜的念头 。
在赵武灵王和肥义的领导下,赵国避免了一次灭顶之灾 。
二、胡服骑射强赵国
在赵国的西边,有强大的秦国,赵国的东边,是强大的齐国,赵国的南边,是曾经强大的韩魏两国,赵国的北边,是日渐强盛的游牧民族匈奴和娄烦 。赵国的中心地带,还有一个国中之国中山国 。赵国的战略环境可谓相当不利 。
在战国这个大舞台上,赵国想要摆脱这样一种不利局面 , 必须进行一场大规模的改革 。由于长期与游牧民族作战,武灵王对游牧民族的战法相当熟悉 。对他们的强大的骑兵作战能力感到震撼 。
赵武灵王的谥号是褒义吗

文章插图
于是,赵武灵王在全赵国开展“穿胡服,学习胡人在骑射”的改革 。简称“胡服骑射” 。
为了减少改革的阻力 , 赵武灵王还亲自穿起胡服,并且在朝会上,当着满朝文武大臣的面用箭将门楼上的枕木射穿,并严厉地说:“有谁胆敢再说阻挠变法的话,我的箭就穿过他的胸膛”!可见其坚定的决心 。
改革,使得赵国从一个落后挨打的国家一跃成为一个军力强大的国家 。为赵武灵王的四处征战奠定雄厚的军力基础 。
三、征服中山国
大家看看赵国的地图 , 中山国就像一把匕首,插入赵国的心脏 。只要赵国不拔除,随时都有可能造成“心脏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