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字体有哪些特点 王羲之的字体的特点( 三 )


70、他的《兰亭帖》,笔法变化丰富,笔力劲健,速度匀畅,形态纤适度、自然含蓄,结体冲和安祥,不激不厉 。
71、《丧乱 帖》则笔速较快,跳跃捭阖,行中带草,单字相接,感情激荡,笔画劲落 。
72、此二帖是 王羲之新体行书的代表作,成为行书的‘法典’,为后人所遵循 。
73、 草书 秦末汉初,已萌草书 。
74、二十世纪以来,中国西北地区出土了大量此期的草书墨迹 。
75、 草书一出现,就引起了汉代人的狂喜 。
76、学习草书,可以废寝忘食,可以不分昼夜,可 以画地刿壁,直写得臂穿皮破,直写得指头折断,直写得口吐鲜血,十天写坏一支笔,一月用了数丸墨 。
77、草书成为最能体现书家艺术个性的书体,受到文人、书家的顶礼膜 拜,心慕手追 。
78、 汉魏草书,大多是较多地保留着隶书笔意的章草,少部分是比章草书写更为简便 的今草的雏型 。
79、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字字独立,大小相等,笔势不连贯,波挑多; 后者字可与字相连,大小参差,随意自由,使转多 。
80、 汉末出现了一些草书大家,如崔瑗、杜度、罗晖、赵袭等,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张芝 。
81、张芝,字伯英,敦煌酒泉人,善长草书,从杜度、崔瑗得法,而更加精巧,独步无双,故有‘草圣’之称 。
82、三国两晋时期的书家,若习草书,多以张芝为楷模 。
83、 张芝的草书,因时代所限,尚未脱离隶书法度,实为章草 。
84、张怀NF146《书断》 说:‘后世谓之章草,惟张伯英造其极焉 。
85、’ 王羲之学习草书的蓝本,最可靠的是索靖的《七月廿六日帖》 。
86、此帖由王羲之的 叔父王ND447所赠 。
87、王羲之章草传世作品甚少,较为可靠的是《豹奴帖》 。
88、他的 章草,写得非常精美,令人叹服 。
89、 王羲之在草书方面的建树,并不是旧体的章草,而是新兴的今草 。
90、后人肯定的、 崇拜的,就是他增损古法、裁成一体、变古制今的今草 。
91、 王羲之的今草书,是在扬弃张芝章草书的过程中生成的 。
92、与张芝的章草相比,王 羲之的今草使转灵动,点画放纵,笔势流畅遒逸 。
93、虽然王羲之笔势的连属飞移多体现 在一字之内,但其所呈现的,是神采上的贯通,而非形式上的连属,即是唐太宗所谓 的‘状若断而还连’ 。
94、这样,章草书体字字独立的形态与今草书体流畅纵逸的笔势,这看似不协调的两端,在王羲之的今草书中得到了融汇贯通,别出新貌 。
95、 王羲之的今草书,在用笔和结构的变化上,都达到了极致 。
96、用笔以方折为主,斩 钉截铁,干净简捷,从容不迫 。
97、‘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点之内,殊衄挫于毫 芒’(唐孙过庭《书谱》) 。
98、点画的‘形’与‘势’,有偃有仰,有正有斜,或长或短,或方或圆,近乎绝技,自然天成 。
99、 《十七帖》是王羲之今草书的代表作品 。
100、《十七帖》是称情疾书的尺牍 。
101、尺牍既是一种文体,又是一种形式,是魏晋以来文人书法的主要载体 。
102、北齐颜之推说:‘真草书迹,微须留意 。
103、江南谚云:“尺牍书疏,千里面目也 。
104、”’(《颜氏家训·杂艺篇》)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说:‘余尝喜览魏晋以来笔墨遗迹,而想前人之高致也!所谓法帖者,其事率皆吊哀候病,叙睽离,通讯问,施于家人朋友之间,不过数行而已 。
105、盖其初非用意,而逸笔余兴,淋漓挥洒,或妍或丑,百态横生,披卷发函,灿然在目,使骤见惊绝,徐而视之,其意态如无穷尽,使后世得之,以为奇观,而想见其为人也!’ (《集古录跋尾》)《十七帖》正是这样一种堪称法帖的尺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