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熙载|浅谈《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叉手礼

《韩熙载夜宴图》卷 , 五代 , 顾闳中作(宋摹本) , 绢本 , 设色 , 纵28.7厘米 , 横335.5厘米 。 本幅无款 。 前隔水存南宋人残题“熙載風流清曠 , 爲天官侍郎 , ……”20字 。 引首有明初程南云篆书题“夜宴圖”三大字 。 卷后有南宋史弥远“紹勳”葫芦印 , 清·宋荦钤“商丘宋犖審定真迹”一印 。 拖尾有行书“韩熙载小传” , 后有元·班惟志泰定三年(1326年)题诗 , 又积玉斋主人题识 。 后隔水清·王铎题跋 , 后有“董林居士”、“緯蕭草堂畫記”等收藏印 。 又有乾隆皇帝长跋及清内府诸收藏玺印 。 整幅画分为琵琶演奏、观舞、宴间休息、清吹、欢送宾客五段场景 , 其中有三段画面出现了叉手礼:
第一段是韩熙载与来宾聚精会神倾听琵琶演奏的场景 , 其中有两人行的是叉手礼 。 第二段描绘的是韩熙载敲鼓 , 一歌妓跳舞 , 众人观舞的情景 , 人群里多了一个和尚 , 他谦恭有礼 , 行的就是叉手礼 。 最后一段描绘了宴会结束 , 宾客们陆续离去的场景 , 其中有一人回头向韩熙载告辞 , 行的也是叉手礼 。
韩熙载|浅谈《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叉手礼
文章图片

“叉手”一词常见于早期的汉译佛典,大体解释为“两手交叉”或“手指交叉” 。 台湾语言学家竺家宁说过早期佛经中的“叉手”有两手交叉之意 。 《说文解字·又部》中写道:“叉,手指相错也 。 从又,象叉之形” 。 “叉手”最初为佛教固有礼仪 。 东汉时期,佛教语域中用“叉手”表示尊敬 。 西晋时期逐步发展出世俗的“叉手”礼,僧俗手礼共用“叉手”一个词形 。 隋唐时期 , 世俗“叉手”礼盛行,“叉手”成为世俗手礼的专用名称 , 属揖礼的一种 。
【韩熙载|浅谈《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叉手礼】韩熙载|浅谈《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叉手礼
文章图片

晋祠北宋叉手妇人
但据史料记载 , 叉手礼在唐代的发展同密教的传入有着直接的联系 。 密教系统地、较大规模地传入中国始于唐代 。 8世纪的开元年间,来自印度的高僧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在玄宗皇室的支持下翻译大量密宗经典,弘扬密法,被视为唐密的开端 。 《唐代诗词语词典故词典》中叉手礼释义为:“两手交叉抱拳,是一种礼仪 。 ”
韩熙载|浅谈《韩熙载夜宴图》中的叉手礼
文章图片

安阳唐代赵逸公墓壁画中的叉手礼
叉手示敬 , 是唐代盛行的一种恭敬姿势 。 唐代叉手礼的行法是两手交于胸前 , 左手握住右手 , 右手拇指上翘 。 柳宗元的诗 , “入郡腰恒折 , 逢人手尽叉”说明叉手礼成为了当时社交的常用礼仪 。
南宋末年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陈元靓所撰的《事林广记》记载:“凡叉手之法 , 以左手紧把右手拇指 , 其左手小指则向右手腕 , 右手四指皆直 , 以左手大指向上 。 如以右手掩其胸 , 收不可太着胸 , 须令稍去二三寸 , 方为叉手法也 。 ”翻译过来就是:“左手紧握右手拇指、左手小拇指指向右手腕、右手四指皆直、左手拇指向上” 。 至明代《水浒传》(智取生辰纲)《警世通言》(崔持诏生死冤家)《醒世恒言》(徐老仆义愤成家)等小说中皆有叉手礼的相关记载 。
叉手礼如何行呢?宋人《事林广记》记载:“凡叉手之法 , 以左手紧把右手拇指 , 其左手小指则向右手腕 , 右手四指皆直 , 以左手大指向上 。 如以右手掩其胸 , 收不可太着胸 , 须令稍去二三寸 , 方为叉手法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