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孔子解读的王与士,甲骨文改写认知,原来孔子果真错了( 二 )


孔子|孔子解读的王与士,甲骨文改写认知,原来孔子果真错了
本文图片

作为中国的文圣 , 孔子学问精湛 , 也很精通上古历史 , 为何对“王”与“士”做出如此离谱错误的解读呢?
春秋晚期 , 王字已经异变 , 看不出斧钺之形 , 孔子以三横一竖为王 , 似乎也可以理解 。 但“王”的地位崇高 , 孔子是尊王派代表 , 更应该探究出“王”字的真相 , 而孔子距离西周只有200余年 , 当时应该还保留一些西周资料 , 其上记载的“王”字还具有斧钺的一些痕迹 , 那么孔子真不知道“王”是斧钺的形象?真相应该是由于当时战争频繁爆发 , 诸侯不将周王放在眼里 , 孔子希望消弭战争 , 周王权威得到诸侯尊重 , 于是将“王”故意曲解为“一贯三为王” , 将“王”视为连通各方的权威纽带 , 希望诸侯尊重周王 , 说到底内心怀着对和平、尊王的期待 。
【孔子|孔子解读的王与士,甲骨文改写认知,原来孔子果真错了】与对“王”字的曲解蕴含政治理想不同 , 孔子对“士”字的曲解就让人难以理解了 。 西周时“十”字是一竖 , 春秋时是一竖中间加一短横 , 商周“一”字与今差不多 , 而“士”字的上横较长、下横较短 , 因此“推十合一”明显不像“士”字 。 以孔子曲解“王”字的思路来看 , 他曲解“士”字可能也怀有一定的宣教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