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高亦吾曾帮周恩来,离世8年后其子进京求职,周总理和他谈3小时( 三 )


看着热情的学子 , 看着不顾危险的老师 , 这时候的周恩来才突然理解了他 。 回到学校 , 他做了一件让高亦吾没想到的事:
剪掉了长辫 。
就这样 , 周恩来成了学校里第一个剪掉长辫子的学生 。 至此 , 东关模范学校里奇怪的就不只是一个姓高的老师了 , 还有一位姓周的学生 , 两人都是短发 。

图:周恩来
正是因为受到高老师的影响 , 在数天后 , 周恩来“一鸣惊人” 。
那天是一节修身课 , 上课的是学校的魏老校长 。 一时突发奇想 , 他问了大家一个这样的问题:
请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学生们给了他很多回答:
为明理而读书
为做官而读书
为吃饭而读书
为挣钱而读书
这些回答都是再正常不过的 , 魏校长觉得他们说得挺好 。 同学们如此踊跃 , 但一向爱发言的周恩来却坐在一边没有说话 。 魏校长于是刻意点名 , 就是这一天周恩来说出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一年 , 周恩来不到13岁 。 一个13岁的孩子 , 能说出这样的话?老校长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 他带着疑惑又问了一次:
你再说一遍 , 为什么而读书?
答案还是一样的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9个字 , 铿锵有力 。 过了许久 , 老校长说了这样一句话:
有志者当效周生!
周恩来在100多年前说的这段话 , 成为了一代人的座右铭 , 直到现在这个片段仍被选录在语文课本中 。
后来很多人都觉得奇怪 , 为何一个小学生 , 会有这样的想法 , 而且后来的几十年 , 他会用一生去践行当年说过的这句话 。 原因 , 其实我们可以从高亦吾身上找到 。 有时候 , 一个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就是一生的 。
此后 , 周恩来成了全校的名人 。 这一年的10月份 , 入东关模范学校的第二年 , 周恩来写了一篇名为《东关模范学校第二周年纪念日感言》的作文 , 其中有一节是这样的:


师之口讲指画 , 友之朝观夕摩 , 何为为吾相切而相劘?非即欲吾受完全教育 , 成伟大人物 , 克负乎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耶?……
这是周恩来保存下来最早的一篇文章 。 不知大家读到这段文字 , 是否能相信这是一个不满14岁的孩子写的?
“成伟大人物”在那时 , 就已经成为了周恩来的人生追求之一 。 至于何为“伟大人物” , 当时小小年纪的周恩来在后一句话里 , 是打了一个问号的 。 而在多年后 , 他活成了无数国人心中伟大人物该有的样子 。
对于这篇作文 , 当时国文老师给出的评价是:

教不如此不足以言教 , 学不如此不足以言学 , 学校不如此不足以言学校 , 文章不如此不足以言文章 。
这样的评价 , 不可谓不高 。
不久 , 这篇作文被上海进步书局和大东书局两大书局同时当成了范文 , 出版给全国学生看 。 一直以来 , 很多人认为周恩来的优秀是从南开开始的 。 但从这篇作文来看 , 时间要更早 。
两年后 , 因为四伯父工作的调动 , 周恩来要离开奉天了 , 32岁的高亦吾万般不舍 。 他想送学生一件礼物 , 听说已经有老师送了诗、画等 。 他不想和别人一样 , 所以提笔送了周恩来两个字:
翔宇
这两个字 , 就这样成了周恩来的字 。
接下来几十年里 , 周恩来给人写信时 , 基本上都署名“翔宇” 。 翱翔于宇宙 , 高老师这两个字取得很大气 , 周恩来看完高兴得很 , 也班门弄斧 , 回赠了老师这样几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