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金观涛:如何建立现代的真实心灵?( 六 )


革命|金观涛:如何建立现代的真实心灵?
文章图片

《后真相时代:当真相被操纵、利用 , 我们该如何看、如何听、如何思考》 ,作者: [英] 赫克托·麦克唐纳 , 版本: 后浪·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9年7月
根据20世纪语言哲学 , 符号的真实性必须来自经验 , 否则便无意义 。 这种意识已经深入人文、社会和宗教领域 。 数学是一种符号系统 , 自然语言是另一种符号系统 , 如果我们把上述黑洞的例子换成自然语言的例子 , 人们就很容易意识到混淆符号和经验是不妥的 。 根据《圣经》 , 上帝是存在的 。 在很多哲学家看来 , 上帝只是一个自然语言的符号 。 在阅读自然语言文本时 , 必须严格区分纯符号和代表经验对象的符号 。 前者不是真的 , 后者才是真的 。 我要追问:为什么在科学领域 , 我们认同纯符号真实和经验真实可以混淆 , 并拿出黑洞的照片 , 而在人文社会领域 , 在用自然语言表达对象时 , 纯符号和代表经验真实的符号却要区分开来呢?黑洞作为数学符号真实是存在的 , 为什么同样作为符号的上帝不存在呢?这里我无意探讨宗教的问题 , 只是想借这个例子来说明:20世纪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带来的误区 , 正是造成各种思想困境的内在根源 。
人类正陷于严重的精神分裂 。 一些人对科学极端推崇 , 他们将数学符号视作新的上帝 , 认为人类极有可能生活在高级文明创造的虚拟世界中 。 在另一些人心中 , 宗教信仰无疑是真实的 , 它不仅不受理性的约束 , 反而是反理性的 , 各种极端主义思想在此观念支配下兴起 。 今日我们应如何认识符号和经验的关系?在什么情况下 , 符号可以嵌入经验世界?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没有一个哲学家可以做出回答 。
另一个例子是所谓的“用数字说话” 。 近年来人们几乎在大数据和真相之间画了等号 , 但大数据真的能使我们更深刻地洞察世界吗?在2019年年末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中 , 大数据发挥了奇怪的作用 。 有时 , 那些实时更新的、精确的数字确实指出不同社会疫情的状况 , 但很多情况下 , 其反而会使人看不到真相 。 美国天普大学的一位数学系教授指出 , 表面上精密的疫情数据其实包含着大量的不确定性 。 一是基本数据的不确定 , 如死亡率和感染率 , 到底有多少人因疫情而死亡?考虑到存在大量未经检测就接受治疗的人 , 以及无症状感染者的存在 , 如何确证实际感染人数?二是医疗机构和媒体报道这些数据的方式可能带来的歪曲 , 比如某日某地新增病例数一夜增加了10倍 , 这可能仅仅是因为之前疫情检测不足 , 一旦扩大病毒测试范围 , 自然会带来病例数的成倍增长 。 这些统计数字最终带来的是社会日益加重的撕裂和恐惧 。 更重要的是 , 不同的大数据之间并不自洽 。 这一切表明:不同的大数据背后隐藏着不同文化、制度之下传染病的不同互动模式 。 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社会造成的真正影响不仅是人命损失 , 还作为一种催化剂导致不同社会观念的巨变 。 这一点是当今所有大数据分析都难以看到的 。
上述例子在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 。 当“真”和“假”、经验和符号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时 , 我们还能判断理论出了什么问题吗?还能对那些不断异化、出乎我们意料的计划和构想做出合理的修正吗?如果说在人文和历史中根本不存在真实性 , 那历史的教训还有什么意义呢?20世纪 , 人们一度相信历史是有规律的 , 结果否定了人的自由意志 , 导致极权主义兴起 。 21世纪 , 人们否定了历史的规律 , 却诡异地发现历史正在重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