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澄|港影:杨锦荣之死,戏剧化与无厘头,《无间道3》的“狗尾续貂”

「在文字中证道 。 ——唐泪」
2002年的电影《无间道》 , 确实是港影的一座奇峰 。
令编剧麦兆辉和庄文强一炮而红 。
令刘伟强继《风云之雄霸天下》之后再上层楼 。
也令当时的新晋戛纳影帝梁朝伟 , 和新晋金像影帝刘德华 。
成为“双周一成”淡出之后的准巨星级人物 。
电影夺得当年香港年冠 。
更横扫第22届金像奖和第40届金马奖 。
不但扛起了“救市”大旗 。
更因杰出的票房和口碑表现 , 在次年即开拍了两部续集 。
但“急管繁弦”的功利化节奏 。
确有可堪商榷之处 。
譬如《无间道2》的“古惑仔”式回归 。
与《无间道3》的“狗尾续貂” 。
沈澄|港影:杨锦荣之死,戏剧化与无厘头,《无间道3》的“狗尾续貂”
文章图片

撇开倒退明显的《无间道2》不谈 。
我们谈谈《无间道3》 。
可能在编剧的角度而言 , 令陈永仁“死而复生” , 让沈澄、杨锦荣“黑白混杂”的行事令人难以捉摸 , 是一种非常的乐趣 , 或者也可称作“过瘾” 。
但从剧情的勉力而为 , 到全新角色的植入 , 乃及终场的一场乱战 。
都让人感觉到这部续集颇有些“过犹不及” 。
沈澄|港影:杨锦荣之死,戏剧化与无厘头,《无间道3》的“狗尾续貂”
文章图片

一直认为 。
电影《无间道》是港式传统警匪电影的集大成者 。
它以严密的逻辑、冷静克制的剧情和精准的表演 , 以及更精细化的技术 , 摒弃了旧式警匪中无顾无忌的枪弹横飞和粗糙 , 从而让人感受到香港电影的精致化蜕变和进步 。
但仍然有某种弊端存在 , 比如警匪界限的模糊 。
在电影中 , 则表现为匪类的猖獗 , 与警察行事的不择手段 。
以至于在《无间道》开拍之初 , 香港警方有感电影题材敏感 , 恐防有损警队形象 , 去信要求编导略作修改 。
这个情况直到十年后的《寒战》才得以改变 。
而在《无间道2》和《无间道3》中 , 这种倾向就表现得更为明显 。
保安科高级督察杨锦荣甫一出场 , 就是一场栽赃陷害的戏份 , 然后是黑帮卧底在其眼前自杀 , 剧情设计虽然满足了编剧的“炫技”之用 , 也能带出一种高深莫测、黑白难辨的效应 , 但毫无疑问 , 难以令观众对角色能有多少好感 。
而沈澄则与杨锦荣、韩琛一起 , 上演了一场“云山雾罩”的卧底兼警匪勾结的戏码 。
但这两个角色的戏份设计明显很生硬 。
他们的存在意义 , 或可如斯理解 , 一则给刘建明做靶子以推动剧情发展 , 二则给已经殉职的陈永仁更合理、更频繁的出场机会 。
所以这部电影让人有“如鲠在喉”的感觉 。
沈澄|港影:杨锦荣之死,戏剧化与无厘头,《无间道3》的“狗尾续貂”
文章图片

陈永仁的戏其实已经殊无趣味 。
刘建明的渐进式崩溃也算是某种“强行”赋予 。
因为在一切步入正轨、没有明显威胁的情况下 , 刘建明的所作所为 , 只会给人一种“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 。
而其他角色更可称单调乏味 。
也或可理解为 , 剧情和表演的精粹 , 已经在系列第一部里消耗殆尽 。
及至第三部 , 剩下的只有重复与生造 。
片末的杨锦荣之死 。
更可称“无厘头”的巅峰 。
也令人感叹强行追求“戏剧性”的可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