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静:北京有我的精神坐标引领我去追求一个个闪光的所在( 三 )


聊到一半 , 龙女士突然向华静发问 , 你能背李白的诗吗?并问她是否会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 空气似乎有点紧张 , 连旁边的翻译都有点担心 , 华静自信地说没问题 , 然后用平时的朗诵语调 , 从“海客谈瀛洲”开始 , 一句一句背到结尾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 使我不得开心颜!”话音刚落 , 只见龙女士开心地拿出一瓶早就准备好的清酒 , 席间气氛一下变得轻松愉悦、相谈尽欢 。 这个事无形中也刺激了华静 , 她开始有意识地大量读书充电 , “强迫自己一周看几本书 , 后来就成习惯了” 。
华静的文字中流淌着感性、知性和善解人意 , 在与她交谈中 , 能体会到她在恪守客观的同时 , 又理性地表达出采访时的心绪和独到思考 。 比如她采访过埃及驻华的两任大使 , 还与驻外大使和参赞做过专题策划和交流活动 , 采写和主编过许多口岸人物与纪实报道 。 在这个过程中 , 她引以为自豪的是 , 多元文化的交融 , 让报纸扩大了社会信息量 , 有了对外影响力 。
华静说她认识北京 , 是通过认识这座城市里优秀的人们开始的 。 她自言采访过许多为这座城市建设发展奉献过心血和智慧的人 , 看到了他们身上的光芒 。 入世十周年在一次采访中 , 时任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动情地说 , “我的祖国终于走出去了!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入世挑战 。 ”听到部长说这句话时 , 她觉得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 振奋不已 。
那些日子 , 她被那些为中国加入WTO而潜心使命、忘我工作的人感动 。 受此感染 , 她觉得自己有责任用文字去转化和影响更多的人 , 更加勤奋好学、精益求精 , 力求寥寥几笔就把人物个性和特点凸显出来 。 她的文风得到报业前辈赏识 , 被称作是“典型的采访人员视角加作家笔触” 。
华静说 , “我很庆幸我的周围有那么多值得我尊敬的、有建树的前辈和师友 , 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 。 我感到幸运的是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实践 , 无形中提高了自己 。 ”
在她眼里 , 每一个门牌号就是一个文化指示牌
华静感触很深 , 她曾采访过在北京住了十年的西班牙画家乔德龙 。 上世纪九十年代 , 乔德龙痴迷北京的古建筑 , 十年间背着一个大画夹子穿梭在长长短短的胡同里 , 找准光线好的地方和角度 , 对着那些破旧的老门楼、老牌楼、老胡同和四合院坐下就画 , 一画就是大半天 。 他极具神韵的勾勒让许多人意识到老房子、老院子的价值 。 一到吃饭的点 , 准有居民给他送水送饭 , 有时 , 还有热腾腾的饺子和一瓶啤酒 。 北京人对乔德龙的友好也让他更加热爱北京这座城市 。 “整体的北京” , 是他作为一个外国人对北京的概括 。 乔德龙的画里没有人出现 , 却让人感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友情浓浓地蕴含其中 。 北京的胡同感动了乔德龙 , 之后 , 他又让自己笔下的胡同感动了北京人 。 华静觉得 , “胡同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市井生活的原貌 , 更是北京城平凡质朴的生活背景” 。
华静写四合院、胡同 , 大都是和人物联系在一起 。 在她眼里 , 每一个门牌号就是一个文化指示牌 。 那些记忆深处的很多细节和场景 , 一旦用情感去融化 , 便有种喜从中来的感受涌上心头 。 她回忆自己写“胡同风范”那部分随笔时 , 眼前老觉得看到了那些院落里的青砖青瓦 , 摇曳在阳光下 , 似乎诉说着一幕幕前尘往事 。
在华静寻访的众多胡同中 , 她跟东四十三条97号院的机缘最深 。 十多年前 , 诗人杨东彪邀约她和京城副刊界几位朋友去艾青夫人高瑛家里做客 , 那是她第一次见到高瑛阿姨 , 大家拥在一起又唱歌又朗诵 , 气氛很热络 。 从那以后 , 她和高瑛阿姨一直保持着联系 。 “微信里留语音”成为她和阿姨之间交流的最好方式 , 有时候还会发一些小视频小信息的链接给她 。 97号院不是太大 , 但整理得很清爽利落 , 院子里有一棵高约5米的玉兰树 , 是高瑛和艾青在1990年从浙江移植过来的 。 “30多年了 , 每天我都会看看这棵树 , 看到它就想到艾青” , 高瑛阿姨说 。 疫情期间 , 高瑛阿姨可以坐在院子里晒晒太阳 , 活动活动腿脚 , 一想到这些 , 华静心里就觉得很安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