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书很像捉迷藏|韩均耀

?
看书很像捉迷藏|韩均耀
无知者无畏 。 很大程度上讲 , 人的骄傲源于自己的无知 。

前清《恕谷文集》里讲 , “离事言理 , 又无质据 , 且执理自是 , 遂好武断 。 ”是读书人的通病 。 这感觉由来已久 , 只是经过这简洁描述 , 又敲醒了我 。 所以 , 说话还是小心为妙 。 就连那小心说出的话 , 也会苦于知识根基不牢 , 不得不空泛了 。
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撑 , 只从书上看到一两句 , 然后就能发表感慨 。 除了我 , 也真是没谁了 。 无畏 , 更加无知 。
后来 , 我想了一下 , 还得原谅自己 。 如果真等到知识完备后再说 , 我这辈子都做不到 。 所以 , 还得走走停停 , 说说笑笑 。 有错就改 , 无则加勉 , 谦虚低调来得实在 。
要形成人的知识体系 , 需要岁月沉淀 , 也需要间接经验积累 。 比如 , 读经典书 。 作为中国人 , 就需要有中国文化 。 而历史的学习 , 就成为必然 , 因为它是中国文化的载体 。

回顾读书这些年 , 就像流水那样 , 如果撞到障碍物流不过去 , 他得蓄积能量改道 。 每次碰撞都是在试错 , 总得找到前进方向才洒脱 。
初期 , 先是看蔡东潘写的历史演义 。 从某种意义上讲 , 是与《大秦帝国》里的章节进行验证 。 后来 , 读到东晋就中止了 。 因为那时 , 我感觉文言文枯燥无味 , 水平欠缺 。
另外 , 在碎片化的时间里 , 用kandle读这种历史书 , 好像也不合适 。 这样会减弱自己的读史兴趣 。 说到底 , 是没有沉下心来对待阅读这件事 。 只是附庸风雅 。
那些年我看过很多书:《华为十年》、《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傅雷家书》、《西方的精神》和一些从图书馆借的书 , 显得杂乱无序 。 对此我想说明的是 , 在学习伊始 , 总是那么无序 , 但仍然得坚持去做 。 学习的路从来没有捷径 。
后来 , 我开始转向 。 看公司老大哥推介的《大秦帝国》 , 我硬着头皮半年才看完 。 奇妙的是 , 我感觉有那么点意思了 。 恰巧 , 我经常去河南、河北、山西那边出差 , 这些地方大多是中国文化发祥地 。 所以 , 一有时间就跑到当地博物馆 。 在出差的路上 , 我会因为那些山水莫名感动 , 感伤那些曾经 。 什么太行八陉、高平、晋城铁器、莒县、即墨 , 这些都有涉猎 。 此时 , 历史兴趣真的被点燃了 。
接下来 , 就是学习文言文 。 先从《古文观止》学起 , 我没有刻意练习 。 只是读 , 接着是读对 。 后来 , 才是带着感觉去理解意思 。 最后 , 我找到吕思勉老师的有关讲解 , 才更加深了一步 。 我觉得这条路 , 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 。
读姚鼐的《古文辞类纂》也影响了我 , 有时说话 , 会带议论文腔调 , 铿锵有力 。 实际上 , 我的想法还有很多 。 比如 , 要多看一下《聊斋志异》 , 熟悉文言文的生动表达 。 不过 , 读一部分也搁置了 。 因为它也是相当庞大、经典 。 不适合在短时间内读完 , 需要慢慢品咂 。

随着对历史的零星接触 。 我认识到 , 得找一本通史来看看 。 这期间 , 借着看《大秦帝国》的劲儿 , 很想了解一下先秦文化 。 曾经看过吕思勉的《秦汉史》 。 但太过详细 , 没达到我了解历史脉络的要求 。
直到遇见《国史大纲》 , 第一次让我震撼 , 原来历史可以这么写 , 有温度 , 也有情怀 。 我曾经想过 ,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这可能和我前期的读书史 , 与实践经验有关 。 再经钱穆老师这么一点拨 。 干柴遇烈火 , 这事就成了 。
通过看他的书 , 我得到两方面的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