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昆明,感受又美又飒的城市力量

以劳动的名义 , 重新读懂春城 。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 , 劳动者是掘泉的人 。 正值第132个“国际劳动节”之际 , 在昆明市工人文化宫 , 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为主旨创建的春城劳模工匠馆开放 。 在过去的5天里 , 市民陆续走进展馆 , 一览劳模工匠的风采 , 感受又美又飒的城市力量 。
奋进者群像熠熠生辉 。 昆明市工人文化宫 , 这座具有城市地标、文化指向意义的劳动者阵地 , 在走过了70个春秋 , 历经3次重大变迁后 , 以春城劳模工匠馆溯源初心 , 重塑自己新的时代性、多样性和功能性 , 以此给所有的劳动者、奋斗者 , 也给这座城市以精神价值的传递和指引 。
|在昆明,感受又美又飒的城市力量
本文图片

昆明市工人文化宫以春城劳模工匠馆溯源初心重塑时代使命 。
生长于每一座城市
昆明市劳模罗涛的父母专程赶来 , 罗涛的父亲手握数码摄像机 , 全程摄影记录着展馆的全部内容 。 在女儿罗涛的展板前 , 他们合影留念 。 罗涛的父亲说:“这是家风最生动有力的教育 , 我们要把照片带回去给孙子、孙女看 , 给他们讲讲他们劳模母亲的故事 。 ”
劳模工匠馆自5月1日开放以来 , 市民们在节日期间络绎不绝前来参观 , 馆内所陈列的数百位劳模工匠的事迹令他们动容 。 “无论是劳模工匠还是普通劳动者 , 都是这座城市的开拓者、建设者 , 劳动是伟大和光荣的 。 ”流连忘返间 , 大家共情交流 , “在工人文化宫 , 能够看到规格如此之高、创作如此精良的展览 , 是对于劳动者和劳动精神最大的礼赞” 。
在新中国 , 每一座城市几乎都有一座工人文化宫 。 作为劳动者的学校和乐园 , 它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意义和功能性 , 因此它也成为中国城市发展最重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
在每一座城市几乎都有一座工人文化宫 。 作为劳动者的学校和乐园 , 它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意义和功能 , 因此它也成了中国城市发展重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
1950年5月1日的国际劳动节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不久 , 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盛大开放 。 其选址在故宫旁边的太庙 , 由周恩来同志亲自批示 , 并由郭沫若题诗:“昔为帝王庙 , 今作文化宫 。 ”5个月后的国庆一周年纪念日 , 上海工人文化宫开业 , 由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同志亲自题写匾额:工人的学校和乐园 。
1952年 , 昆明市工人文化宫落成 , 第一代昆明市工人文化宫就此诞生 。 它位于昆明市东风广场 , 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 , 建设面积1.2万平方米 。 对于第一代工人文化宫的记忆 , 要追忆到爷爷辈“老昆明”的童年 。 在他们的记忆中 , 文化宫里藏着一个陌生又新奇的世界 , 是昆明人对于新生活的体验和憧憬 。 年近八旬的春城电影院原放映员李昆华记得 , 自己的10岁生日就是在工人文化宫度过的 。 据他回忆 , 那天下午 , 父母把他带到文化宫 , 先是在小型足球场踢了一场家庭三人足球 , 然后晚饭在旁边的建新园吃了过桥米线 , 晚上全家人在文化宫的影剧院 , 看了电影《铁道游击队》 。 那是他们全家人第一次看电影 , 也是他记忆中最珍贵的一天 , 也就在那一天 , 他萌生了要当电影放映员的理想 。 他的记忆中还模糊存有第一代文化宫的印象 , 是一个很大的园林、庭院式建筑 。
1982年 , 昆明市工人文化宫在东风广场原址重建 , 1985年12月14日竣工 , 第二代文化宫成为昆明第一高楼 。 其外形为四座六角螺帽形 , 象征工人阶级的力量;其道边则象征着云南民族大团结 。 在其高70米的19层主楼里 , 文艺馆、美术馆、职工业余大学、戏剧厅、台球室、瞭望厅、游戏厅、电子游戏室、科技宫、音乐厅、舞厅、电影剧场等一应俱全 。 文化宫内可同时容纳万人开展各种文化娱乐活动 。 在改革开放的大地上 , 工人文化宫作为城市精神文化先锋 , 给昆明人的精神生活以极大的滋养 。 几乎所有的昆明人家里都珍藏着一张东风广场上与昆明市文化宫的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