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让这首挽歌最与众不同、超前的地方在于他极度豁达的生死观 。
相比于魏晋其他文人的哀伤 , 陶渊明的挽歌更多透出的是一种“躺平了?那就好好躺着呗!”的幽默与淡泊 。
魏晋时期 , 由于社会的动荡 , 文人们在表达对于生死的态度时 , 总会带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感伤 。
而那时挽歌大多是这样一种画风:“呜呜呜 , 要躺平了 , 人生好短 。 ”
傅玄《挽歌》:“欲悲泪已竭 , 欲辞不能言 。 存亡自远近 , 长夜何漫漫 。 ”
比如傅玄的挽歌 , 在面对死亡时的情绪是无奈又悲哀的 , 想哭哭不出来 , 想说又说不下去 。
陆机《挽歌诗三首》:“重阜何崔嵬 , 玄庐窜其间 。 磅礴立四极 , 穹隆放苍天 。 侧听阴沟涌 , 卧观天井悬 。 ”
陆机的《挽歌诗三首》详细地描述了送葬以及亲友痛惜的场景 , 触目皆是死亡的物象和意象 , 死亡的沉重感仿佛在时刻敲打着人的心灵 , 悲哀的感觉更加强烈 。
而同样写了三首诗 , 全程以第一人称详细描述丧葬过程的陶渊明 , 在《拟挽歌辞》的第一句话就是:
“有生必有死 , 早终非命促 。 ”?
“人只要是活着 , 就必然会死亡 , 这是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 , 既然如此 , 那么早死也不算是命短 。 ”
挽歌的画风从一开始就变得豁达了 。
本文图片
▲《陶潜轶事图》局部 佚名 明
现藏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
整组诗中 , 尽管从头到尾都是用代入感极强的第一人称视角 , 但这个视角的眼光是客观的、理性的 。
“我”把丧葬的情景娓娓道来 , 但却像在说一件与我无关的故事 , 冷静而坦然 。
娇儿索父啼 , 良友抚我哭 。 得失不复知 , 是非安能觉??
“我”听见孩子要找父亲啼哭 , 听见好友在灵柩前的哭声 , 但当“我”断气以后 , 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
“向来相送人 , 各自还其家 。 亲戚或余悲 , 他人亦已歌 。
当“我”入土以后 , 随着墓室的关闭 , 送葬人的离去 , 他们一切都会回到平常的生活 , 就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 欢笑依旧 。
明明离去的是“我” , 但“我”却是最冷静的那个 , 唯一让“我”遗憾的 , 只是以后再喝不到酒罢了 。
回想陶渊明的一生 , 尽管没有什么大风大浪 , 但也是让人摇头的起起落落落落落 。
在做官与种田之间反复横跳了五次 , 一次次碰壁 , 到了四十几岁辞官回家种田 , 但是“草盛豆苗稀” , 连饭都吃不饱 , 甚至有时还得出去乞讨 。
他经历了生活的反反复复 , 但却能在晚年的时候保持平静 , 豁达地幻想人生结局 。
“死亡本来就是一件平常的事情 , 就让我的躯体托付给大自然 , 和青山一起永存吧 。 ”
“死去何所道 , 托体同山阿 。 ”
以前 , 我们说陶渊明淡泊豁达 , 是因为他在生时“不为五斗米折腰” , 成为记忆中那个“晨兴理荒秽 , 带月荷锄归”的田园居士 。
但直到看见陶渊明的挽歌 , 我才真正明白他的淡泊 , 是生得率真 , 死得洒脱 。
本文图片
▲《渊明赏菊图》明 周臣
在生时 , 他用最率真的情感去对待自己的一生 , 哪怕在官场之间反复横跳 , 哪怕归隐之后连饭都吃不饱;在死后 , 他希望顺应自然的规律 , 迎来人生的必然结局 , 埋进青山 , 与自然一体 。
死亡是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的问题 , 但在这个问题到来之前 , 我们拥有一个人生的时间去调整面对它的态度 。
- 狄龙·布鲁克斯|官宣禁赛1场!狄龙为自己的“愚蠢”与“肮脏”,付出了代价
- |老头拿一个“罐子”鉴宝,张口就说自己是太监后代,马未都:我信
- 招聘|HR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招聘效率
- 三无产品|事业单位工人身份,已经评了中级职称,有哪些方式可以提升自己
- |为什么有鉴定证书,还是需要自己懂货
- 时间|你的每一次勇敢,都在改变自己的人生
- 办事|靠自己
- 读书|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 求职|考上公务员月薪4000,想辞职出来自己干,孩子请记住!我们是凡人
- 范曾|范曾自己说要超越八大山人,可能吗?为何有人说他的画是看图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