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就为自己写下挽歌,陶渊明是咋想的?


前一段时间 , 在微博上看见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 是#为什么00后都开始立遗嘱了#?
点开一看 , 发现在2021的中华遗嘱库里 , 居然有很多的90后、00后已经早早地把自己的遗嘱安排好了 , 而且相当详细 。
包括财产、社交账号、游戏道具 , 甚至还有人把“多喝水 , 不要熬夜!”也写了进去 。
他们开始提前前前前前考虑未来面对死亡的情况 。
不过你知道吗?早在魏晋的时候 , 就有一帮人在干着类似的事情了 。
他们在活着的时候以死者的口吻咏吟死亡 , 描述和感受真正“躺平”后的场景 , 并作成诗 。
这就是魏晋时期的一种独特的诗歌题材——挽歌诗 。
挽歌 , 原本是对死者的祭挽之歌 , 它的内容一般是对于死者生平的追述 , 注重曲调 , 比较空洞 。
而这种情况到了魏晋 , 发生了变化 , 转向注重文辞 。
魏晋时期 , 社会纷乱 , 战争频发 , 身处于乱世之中的文人感受到了人世无常 , 对于生死的讨论也愈发兴盛 。
《晋书·阮籍传》:“属魏、晋之际 , 天下多故 , 名士少有全者 。 ”
于是 , 与生死直接相关的挽歌 , 渐渐成为文人的抒情平台 。
那时候 , 整个社会的含“挽”量极高 , 挽歌风行 , 许多文人都写过挽歌 , 比如桓伊、庾晞、袁山松、等等 。
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四引:“晋桓伊善挽歌 , 庆稀亦喜为挽歌 , 每自摇大铃为唱 , 使左右齐和;袁山松遇出游 , 则好令左右作挽歌 。 ”
内容上 , 一类是围绕丧葬 , 描写出殡的过程 , 感慨人死不能复生;另一类还会在丧葬的过程结束以后 , 用死者的口吻 , 描述“躺平”以后的感受和画面 。
但有一个男人 , 他的挽歌被人评价是中古时期的巅峰 , 他就是——陶渊明 。
【|活着就为自己写下挽歌,陶渊明是咋想的?】|活着就为自己写下挽歌,陶渊明是咋想的?
本文图片

▲ 《陶渊明像》轴(局部) 明 王仲玉绘
清代的吴淇认为 , 开创了挽歌的缪袭 , 以及后来发展挽歌的陆机 , 比起陶渊明都稍逊一筹 。
吴淇 《六朝选诗定论》:“挽歌昉于缪袭 , 以此歌比而校之 , 其旷达处相同 , 而哀惨过之 , 陆机三章虽佳 , 风骨则减矣 。 ”
试想一下 , 在这两千多年的时间里 , 有多少挽歌曾经问世 , 但只有陶渊明被称为“巅峰” 。
他的挽歌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能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一直遥遥领先?
陶渊明在晚年的时候 , 写下了三首连章的《拟挽歌辞》 。
《东山草堂陶诗笺》卷四:“首篇乍死而殓 , 次篇奠而出殡 , 三篇送而葬之 , 次第秩然 。 ”
三首连章 , 就是用诗把剧情穿起来的结构 , 三首诗之间内容相关联 , 场景相衔接 , 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内容 。
这首挽歌里 , 陶渊明将整个葬礼的过程用三首诗完整地走了一遍 , 从入殓、祭奠、出殡再到送葬 。
首篇 , 从“我”死后入殓开始:
“有生必有死 , 早终非命促 。 昨暮同为人 , 今旦在鬼录 。 魂气散何之?枯形寄空木 。 娇儿索父啼 , 良友抚我哭 。 得失不复知 , 是非安能觉?千秋万岁后 , 谁知荣与辱 。 但恨在世时 , 饮酒不得足 。 ”
“昨天 , 我们都是活在世上的人 , 今天我的名字已经被写在鬼魂的名册里了 。 ”
“灵魂散去 , 干枯的身体躺在棺材里 , 孩子和好友在“我”身边痛哭 。 ”
“好可惜啊!活着的时候 , 喝酒没有喝够啊!”
|活着就为自己写下挽歌,陶渊明是咋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