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居家办公、网课学习、志愿服务、团购……魔都的4月似乎慢了下来 , 人们在不确定中重新构建内心的秩序 。 为舒缓疫情带来的焦虑 , 在剧场限制开放的背景下 , 各式各样的“云”形式成为演出行业重要的应对策略 , 不仅给行业带来希望 , 也催生疫情期间演出行业的新常态 。
继4月线上会员活动日后 , 5月7日 ,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将在官方视频号推出5月会员活动日的3场线上活动 , 分别邀请在B站拥有百万粉丝的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知名舞蹈摄影师及舞蹈博主陈亦璐、青年舞者宋颖做客直播间 , 带领市民走近美国剧作家奥尼尔的诗与远方 , 畅聊《春之祭》的前世今生 , 并学会一支古风舞蹈 。
疫情引发了大众对人与生命的再一次审视与思考 , 梁永安将从尤金·奥尼尔荣获普利策文学奖的作品《天边外》出发 , 与观众分享关于爱情、死亡、青春、生命、时间等话题 。
跟着刘畊宏健身 , 是居家期间的热词 。 响应网络“健身热” , 宋颖将在直播间“手把手”指导观众学会一支轻快、雅致的古风舞 。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之一 , 中国古典舞近年来不断革新 , 以更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获得更多年轻人的喜爱 。 中国古典舞讲究的是细腻圆润、刚柔并济 , 以“精、气、神”和“手、眼、身、法、步” 高度统一的艺术美学为特色 。 不妨换上一套古风行头 , 在这场直播中享受中国古典文化之美 , 居家的日子也要好好生活 。
世界上有多少个版本的《春之祭》?斯特拉文斯基是怎样编写出这首曲子的?首演当天被无数观众唾弃的《春之祭》是如何流传后世的呢?面对舞剧《春之祭》各具特色的版本 , 观众怕是要陷入“选择困难症” 。 陈亦璐将以专业眼光 , 挑选其中最具革命性且最经典的几个版本 , 为观众讲解舞剧背后的首演故事、音乐配器、舞者妆容打扮、编舞细节等奥妙 。
《春之祭》是俄罗斯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的经典之作 , 描写了俄罗斯原始部族庆祝春天的祭礼 , 具有强烈的原始表现主义色彩 , 堪称“20世纪最轰动的美学事件” 。 百年来 , 全球已有诸多艺术家演绎了数百个《春之祭》版本 , 远的如玛莎·葛兰姆 , 皮娜·鲍什 , 稍近一些如林怀民、沈伟 。 舞蹈家杨丽萍也大胆尝试了《春之祭》 , 在西方经典的基础上注入东方的哲学及灵魂 , 6月 , 极具东方特色的杨氏版本《春之祭》计划登陆东艺 。
【|听百万粉丝的复旦教授谈人生,跟古典舞者学跳舞,居家的日子也要好好生活】剧场公益文化建设需要不断创新 , “东艺会员活动日”作为沪上最早的剧院公益活动品牌之一正在不断升级、扩容 。 疫情给艺术的传播提供了机遇 , “东艺会员活动日”积极变通思路、拥抱新潮 , 转战线上的“会员活动日”让观众从会员“小众”转变为网络“大众” 。 艺术家从舞台转移到平台 , 直播平台的讨论和观众互动更加直观 , 为观演双方提供了全新体验 。 剧场作为承载市民公共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 也将充分发挥线上演出的社会影响力 , 进一步推广和普及艺术 , 为市民精神生活带来光亮 。
- 大道沧桑|文艺评论丨李由:四面青山侧耳听——从歌曲《大道沧桑》说起
- |2022“听见集美”厦门集美学村周末音乐会启动
- 二十四节气|夏日至临 且听风吟|节气说·立夏
- |立夏 | 夏日将临且听风吟
- |动辄上百万!文化人粉的手办真烧钱!
- |红星照我去奋斗|快听!康定青年的时代声音
- 日历|视听日历|你好昆明:立夏的水果快乐
- 独坐听风:季羡林的精神世界|《独坐听风:季羡林的精神世界》:体味国学大师的百年人生
- |今日广东·乡音|花开忆儿时
- 二十四节气|【主播说节气】跟着周洋一起倾听立夏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