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面情绪|网络亚文化是边缘青年的高雅文化吗?( 四 )


相较因社会生活中关乎金钱、权力、地位等现实因素和关系形成的文化秩序 , 在网络空间中 , 即使难以确定是否创设了一种新的文化样式 , 但至少和传统文化样式有明显的分野 , 可以说是在一个全新的领域有所创建 , 亦可以看作是文化的勃发 。
在哔哩哔哩、AcFun等视频网站风靡一时的“鬼畜”视频即是其中的显著代表 。 其诞生之初 , 更多的是以对“严肃”的“嘲弄”而出现 , 和原有文本有着较强的关联 , 随着这种样式的发展 , 很多生产者开始以自身的文化立场对素材进行拼接 , 摆脱了原有文本的意义 , 成为全新的文化创作 。 “鬼畜”视频以解码的形式出现 , 又蕴含着编码的过程 。 视频制作者通过解码的方式将“正统”文化下的语言概念和社会理念进行解构 , 而外在夸张的效果背后 , 是青年对文化秩序的思考和自身价值观的表达 。 正如迪克·赫伯迪格认为的 , 其亚文化风格是作为噪音的美学 , 是由编码者与解码者的社会差异或文化差异所引起的 , 而发源则是由亚文化群体与主流文化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和阶级差异催生的 。 话语的生产和传递既可以强化权力 , 也可以破坏并揭穿权力 , “鬼畜”视频出现之初 , 更明显的是作为噪音的美学而传播 。 对于作为噪音的美学的草根文化 , 其思考、理解、评价的方式和高雅文化一样都具有“创造性” , 一样具有“艺术美感” 。 尽管“鬼畜”视频取材于传统的影视作品或新闻报道 , 但通过生产者的剪辑 , 绝大多数都已经完全无法表达其素材的本来意义 , 而是成为生产者表达其自身意义的鲜明载体 。
和“鬼畜”视频相仿 , 表情包作为网络聊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除却聊天时是不同于文字的表现形式 , 表达了情感、情绪与态度外 , 表情包的生产、使用都是解码和编码的过程 。 表情包的生产许多取材自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新闻报道等的场景和人物 , 但对图像的原意进行了消解 , 根据生产者自身的表意需求重新进行编码 , 将自己的意义嵌套在原有的图像上 , 形成了杂糅的作品 , 这个意义有时甚至与图像的原意截然相反 。 “梗”是蕴含于表情包中的密码 , 也是“正确”进行解码的必要条件 。 能否“正确”理解表情包的内涵 , 也就是“梗” , 是网络空间中能否互认的重要标准 , 仅仅凭借表情包的使用和交换 , 就能够确认是否是“自己人” , 并由此产生群体认同 , 这能够给予友谊和一定的安全感 。 对表情包的理解 , 一般能够较为容易地穷尽其意义 , 也较少涉及到由于使用社会性的理解和欣赏的符号、惯例和审美观而具有的文化意义 。 表情包是明显的通过风格这种方式表达自己 , 对统一认知进行反抗以展现真实的自己 , 宣称我就是我 , 而不是所做的工作或是扮演的角色 。 尽管在社会生活中可能“只是”微不足道的一员 , 但在网络空间中却是意义的生产者 。 通过风格方式的意义生产 , 对生产者个性产生了拯救 , 成为自我表达的重要工具 。 而通过表情包的使用 , 激发和解放了诸多个体的个体意识 , 使受众也充盈了“我与这个世界不一样”的感觉 , 用现代性术语概括就是“个性” 。
诚然 , 在更高标准审视下 , 网络空间青年亚文化存在一定局限性 , 但我们在看到其缺点时 , 应充分考虑到其表征背后青年群体的成长环境、社会地位、经济实力等因素 。 正如格奥尔格·齐美尔所说 , 即使是最为普通、不起眼的生活形态 , 也是对更为普遍的社会和文化秩序的表达 。 同时 , 其中透露出的爱国、向上、拼搏等正向价值不可忽视 , 若加以合理的正向引导 , 将成为引领青年个人成长成才、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可行路径 。